君不见汉业已定犹勒兵,白登坐困师无名。
席门先生计无误,黠虏不得窥平城。
论功自合班人杰,盖世拔山威尽折。
漫誇勋业是韩彭,我出六奇秦项灭。
后来汉道如衰周,德尊一代陈太丘。
二方相继厉名节,不顾羔雁真善谋。
雪霜贸贸年芳改,凛凛松筠见风采。
豺狼当路狐狸号,独有孤鸿横四海。
至今逸韵传清商,云和之瑟弦高张。
耳孙磊落天下士,大才有出皆其长。
胸中万卷饶丘壑,鲜取遗音叩寂寞。
一朝解组又弹冠,出处无心付天乐。
我辈等是风月人,昔也同闬今为邻。
不妨对语味如蜡,扰扰万事从横陈。
君不见汉业已定犹勒兵,白登坐困师无名。
席门先生计无误,黠虏不得窥平城。
论功自合班人杰,盖世拔山威尽折。
漫誇勋业是韩彭,我出六奇秦项灭。
后来汉道如衰周,德尊一代陈太丘。
二方相继厉名节,不顾羔雁真善谋。
雪霜贸贸年芳改,凛凛松筠见风采。
豺狼当路狐狸号,独有孤鸿横四海。
至今逸韵传清商,云和之瑟弦高张。
耳孙磊落天下士,大才有出皆其长。
胸中万卷饶丘壑,鲜取遗音叩寂寞。
一朝解组又弹冠,出处无心付天乐。
我辈等是风月人,昔也同闬今为邻。
不妨对语味如蜡,扰扰万事从横陈。
这首宋诗以汉代历史为背景,通过对比汉高祖刘邦的军事策略与陈太丘的道德典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时局的感慨。首句“君不见汉业已定犹勒兵”暗指刘邦即使功业已成,仍保持警惕,与白登之围呼应,强调了军事智谋的重要性。接着,诗人赞扬席门先生(可能指陈太丘)的深思熟虑,使得敌人无法侵犯平城。
诗人进一步指出,尽管韩信、彭越功勋卓著,但真正的英雄应如陈太丘般以德服人,以“我出六奇秦项灭”暗示陈太丘的智慧足以终结强秦。接下来,诗人将汉朝与衰周相比,赞美陈太丘的高尚品德和节操。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个人感慨,赞誉陈太丘的后代子孙皆有才德,他们虽身处乱世,但仍能坚守清高,不随波逐流。诗人自己则表示,作为风月之人,他与陈太丘虽身份转变,但仍能保持君子之交,品味人生。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深沉,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寓含哲理,体现了宋词的婉约风格。
露冷天高,秋气爽、千林叶落。
惊初见、小桃枝上,盛开红萼。
浅淡胭脂经雨洗,剪裁玛瑙如云薄。
问素商、何事斗春工,施丹艧。
芙蓉苑,颜如灼。
曾暗与,花王约。
要乘秋名字,并传京洛。
回首瑶池高宴处,桂花香里骖高鹤。
但莫教、容易逐西风,轻飘却。
烟浪连天,寒尚峭、空濛细雨。
春去也、红销芳径,绿肥江树。
山色云笼迷远近,滩声水满望艰阻。
挂片帆、掠岸晚风轻,停烟渚。
浮世事,皆如许。
名利役,惊时序。
叹清明寒食,小舟为旅。
露宿风餐安所赋,石泉榴火知何处。
动归心、犹赖翠烟中,无杜宇。
去去春光,留不住、情怀索莫。
那堪是、日长人困,雨余寒薄。
叶底青青梅胜豆,枝头颗颗花留萼。
叹流年、空有惜春心,凭春酌。
歌共酒,谁酬酢。
非与是,忘今昨。
且随时随分,强欢寻乐。
世事燕鸿南北去,人生乌兔东西落。
问故园、不负送春期,明年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