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范至能寻梅》
《次韵范至能寻梅》全文
宋 / 刘应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藜杖扶人趁雪乾,玉虹倒影落前滩。

竹篱短短溪头路,云木荒荒日暮寒。

每愧清香留我住,苦无佳句与人看。

孤吟不忍空归去,霜月侵衣兴未阑。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fànzhìnéngxúnméi
sòng / liúyìngshí

zhàngrénchènxuěqiánhóngdǎoyǐngluòqiántān

zhúduǎnduǎntóuyúnhuānghuānghán

měikuìqīngxiāngliúzàijiārénkàn

yínrěnkōngguīshuāngyuèqīnxīngwèilán

注释
藜杖:拐杖。
趁雪乾:趁着雪地干燥。
玉虹:形容洁白如虹的冰雪。
前滩:前方的沙滩。
竹篱:竹编的篱笆。
溪头路:溪边的小路。
云木:云雾笼罩的树木。
日暮寒:傍晚的寒意。
愧:惭愧。
清香:清新的香气。
佳句:优美的诗句。
人看:与人分享。
孤吟:独自吟唱。
空归去:空着手离去。
霜月:寒冷的霜月。
兴未阑:兴致未尽。
翻译
藜杖支撑着走过雪地,玉色的虹影倒映在前面的沙滩。
短小的竹篱引领着溪边的小路,傍晚时分,云雾缭绕的树林带来阵阵寒意。
常常感到惭愧,因为清新的香气挽留我久留,却苦于没有好诗句可以与人分享。
独自吟唱,舍不得就这样空手离去,寒冷的霜月穿透衣物,我的兴致仍未消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雪中踏访梅花的景象。诗中的意境幽深,语言清新。

"藜杖扶人趁雪乾"一句,以老人拄着藜杖(一种用植物梗制成的手杖)在雪地行走的情景,开启了全诗的冬日氛围。藜杖不仅是老人的依靠,也象征着岁月的沉重和孤独。

"玉虹倒影落前滩"中,玉虹指的是洁白如玉的雪光,倒影则是梅花在雪地上的倒影,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强调了梅花之美丽和珍贵。前滩可能指的是溪流的浅滩,或许是诗人脚下的积雪。

"竹篱短短溪头路"一句,通过对竹篱长度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在寻访梅花时的曲折小径。溪头路是自然与人工景观的交融之处,也寓意着诗人心中的清幽志趣。

"云木荒荒日暮寒"则进一步渲染了冬日的萧瑟气氛,云木荒荒形容了树木在薄雾中显得孤寂而苍凉。日暮寒不仅是自然景象,也映射出诗人的情感世界。

"每愧清香留我住,苦无佳句与人看"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于无法以文字表达心中的美好所感到的遗憾。每当梅花的清香留住他的脚步,他都深感惭愧,因为他找不到足以传达这种美丽的佳句。

"孤吟不忍空归去,霜月侵衣兴未阑"最后两句中,诗人在雪地徘徊,沉醉于梅花之美,不忍心空手而回。霜月侵衣形容了夜色渐浓,以及寒冷逐渐渗透衣物。兴未阑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仍旧激越,对美的追求并没有结束。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和雪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领悟,以及他在艺术创作上的挣扎与不懈追求。

作者介绍

刘应时
朝代:明

猜你喜欢

史梦兰继室田太夫人九十大寿

玉照中闺,觞传北海;河润九里,春盎一门。

(0)

贺张百熙60寿联

公之眉寿,如西京计相;我亦瓣香,拜南极老人。

(0)

梦中天府联

少置半亩良田,儿女孙曹,何妨先遗均不足;

多做一分好事,亲朋民物,皆沾盛德感难名。

(0)

室联

一半黑时犹有骨;十分红处便成灰。

(0)

挽曾国荃联

威德久遍湘江,更中外交孚,疆场绥靖,数千古英雄伟业,岂徒论李愬平淮,韦皋镇蜀;

浩气遽归河岳,怅情深知己,治愧酬恩,问今生师友渊源,只剩得羊昙热泪,宋玉哀辞。

(0)

慈利县斋联

举动即愆尤,常恐已过不闻,获戾于朝廷百姓;

官民多壅隔,安得下情上达,推恩如父子一家。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