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越州观察使差人问师以禅住持依律住持师以偈答》
《越州观察使差人问师以禅住持依律住持师以偈答》全文
唐 / 灵默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寂寂不持律,滔滔不坐禅。

酽茶两三碗,意在钁头边。

(0)
翻译
静静地不拘泥于佛门戒律,
滔滔不绝并不沉静于打坐参禅。
注释
寂寂:安静,形容不张扬或心境平和。
不持律:不严格遵守佛教的戒律。
滔滔:形容话多或水流不断,这里指不静心。
不坐禅:不去进行静坐冥想的修行。
酽茶:浓度高的茶,这里指浓茶。
两三碗:几碗,表示数量不多。
意在:心思、兴趣在于。
钁头边:钁为一种农具,类似锄头,这里比喻田园劳作或现实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灵默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佛法修行的一种态度。"寂寂不持律,滔滔不坐禅"两句,通过对比平静无声与奔流不息的情景,描绘出一种超脱世俗纷扰、不为外界所动的内心状态。"持律"和"坐禅"原本是佛教修行中的两种重要方式,但在这里被诗人用来比喻自己并不拘泥于形式,而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自由。

"酽茶两三碗,意在钁头边"则是一个转折,通过饮茶这一日常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寻找心灵寄托和平衡的过程。"酽茶"指的是浓茶,而"两三碗"则是说喝了不多的几碗,但这已经足以让诗人的思绪飞扬。"意在钁头边"中,"钁头"通常指的是桥头,这里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地方,也可能是诗人心灵所向往之处。这两句表达了一种通过简单的生活享受来达成内心平静和精神超越的状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佛法修行的个人理解,以及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平静的心路历程。

作者介绍

灵默
朝代:唐

(747—818)唐僧。常州人,俗姓宣。初入京选官,路经洪州开元寺,谒马祖道一,闻禅旨而感悟,遂出家。德宗贞元初,入天台山,住白沙道场。贞元末,移住越州五泄山,世称五泄和尚。
猜你喜欢

河传

送春何处。一池微雨。依依落絮。踏青还约凤侣。

寄语。湔裙临洛浦。弹棋笑指金蝉赌。偏输与。

偷掐花枝补。荡春愁。木兰舟。休休。春归不可留。

(0)

清平乐.题《彊村校词图》

避愁无计,缥凤千春泪。

微灺釭花参细字,如见梦窗憔悴。

披图松竹情移,飘零欲忏无期。

射虎残年心事,皈依来注秋词。

(0)

疏影.题友人词

小廊幽寂,认谢家庭院,旧时月色。

立尽黄昏,上了酴醵,深深照人寻觅。

曲栏风定调鹦鹉,看约住彩云三尺。

到而今一一销魂,花影都无声息。

起把桂枝斫尽,画楼天样远,清影犹隔。

料是嫦娥,夜夜窥人,不管嵩阳仙客。

早知灵药无凭据,却悔捣元霜狼藉。

问广寒直怎清虚,可也风明月白。

(0)

晚步山麓

幽径行来密,重重覆绿阴。

岭云閒鸟性,江月浸人心。

得句烟光净,含虚妙悟深。

豁然忘往事,天地入虚襟。

(0)

江上送客

隐隐孤城暮,茫茫寒角闻。

异乡重见面,落日又离群。

是我还家路,如何复送君。

斯须帆影没,祇见隔江云。

(0)

寄赵壶石

见说高阳侣,潜居一亩宫。

春残杨柳月,秋老蓼花风。

习懒因常健,佯狂故自雄。

不知燕市里,买醉许谁同。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