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珠腾空,光焰璀璨。谛玩无斁,有见皆幻。
堂堂风仪,龙象之姿。灵杵宝铎,往将加持。
宝珠腾空,光焰璀璨。谛玩无斁,有见皆幻。
堂堂风仪,龙象之姿。灵杵宝铎,往将加持。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名为《龙眠居士画十六大阿罗汉赞》的第七篇,描绘了宝珠腾空,光华四溢的景象,赞美了其璀璨夺目的魅力。诗人通过“谛玩无斁,有见皆幻”表达了对这种景象的深入观察与欣赏,即便所见皆为幻象,也难以抑制内心的喜悦与赞叹。
接着,诗人以“堂堂风仪,龙象之姿”来形容阿罗汉的形象,将他们比作威严的龙和象,展现出其庄严而神圣的气质。最后,“灵杵宝铎,往将加持”则暗示了这些形象不仅具有超凡脱俗的神韵,还蕴含着神秘的力量,能够给予人们精神上的加持与启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阿罗汉形象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崇敬之情,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哲学思考。
龙宫晚沈沈,天人卫庭户。
清泠七叶林,几点摩罗雨。
门前为通津,方袍自安处。
孤塔倒池深,定禽隐花聚。
采真具扁舟,信步皆净土。
晬容睇如空,心叩寂寞取。
扫雪灯楼,障风酒幕,千门春散京华。
閒情似梦,小欢深醉销佗。
莫趁走桥人去,故园伴侣在天涯。
当杯有,一般好月,烛影初斜。
箫鼓隔墙未厌,况水曹诗俊,淡墨栖鸦。
疏香共忆,窗外应少梅花。
从此满城斗草,细娘催上卓金车。
心期远,莺边古寺,雁外晴沙。
蕉馆蛩声起。足清欢、未寒时节,已凉天气。
著意悲秋秋不管,何苦为秋憔悴。
且领略、露华烟翠。
小炷沈烟翻梵夹,正桐阴、满院帘垂地。
雕梁静,燕归矣。高楼四面山光里。
又何须、挥杯开宴,烛奴镫婢。
销遣閒情无长策,作达放颠而已。
尽拈遍、艳词香偈。
眉月半窗花影转,拂藤床、藉月和花睡。
蝶梦觉,冁然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