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宫晚沈沈,天人卫庭户。
清泠七叶林,几点摩罗雨。
门前为通津,方袍自安处。
孤塔倒池深,定禽隐花聚。
采真具扁舟,信步皆净土。
晬容睇如空,心叩寂寞取。
龙宫晚沈沈,天人卫庭户。
清泠七叶林,几点摩罗雨。
门前为通津,方袍自安处。
孤塔倒池深,定禽隐花聚。
采真具扁舟,信步皆净土。
晬容睇如空,心叩寂寞取。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厉鹗在四月十一日访问扬州(广陵)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中静谧的寺庙景象和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首句“龙宫晚沈沈,天人卫庭户”以龙宫象征寺庙的庄严与神秘,夜晚的沉静中,仿佛有天人守护着这神圣之地。接着,“清泠七叶林,几点摩罗雨”描绘了寺庙周围清冷的林木和零星的雨点,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
“门前为通津,方袍自安处”写出了寺庙的入口,如同一条通往心灵深处的道路,僧侣们穿着方袍,在这里找到了内心的安宁。接下来的“孤塔倒池深,定禽隐花聚”则通过孤塔倒映在深池中的景象,以及定禽(可能指鸟儿)在花丛中隐匿的身影,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环境的静谧与和谐。
最后,“采真具扁舟,信步皆净土”表达了诗人希望像采真者一样,乘着小舟,随意漫步在每一寸土地上,都感受到如同净土般的纯净与美好。“晬容睇如空,心叩寂寞取”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独白,他将面容视为虚空,心灵在寂寞中寻找真正的归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佛教文化中对于清净、和谐与超脱的哲学思考。
又委松云去,松云万壑新。
偶然为我有,足以见师真。
落叶證前事,禅心泯客尘。
蘧庐视天地,自属两忘人。
赤龙朱鸟纷经营,缔结火德凝阳精。
衡山崱屴耸天半,北斗低亚南斗平。
天风萧萧云冥冥,雨气洗濯芙蓉青。
巴陵之水连洞庭,浸淫岳麓归无形。
中有祝融峰特起,下视苍茫九万里。
夜半日出扶桑东,金芒射天红射水。
光怪翕赫万象分,呼吸帝座通三神。
灵旗侧下湘夫人,寒飙远举云中君。
此时繄谁坐空碧,易君自是湘南客。
眼光炯炯相激射,帝将假君双羽翼,看君高飞横四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