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岳三峰客,幽居不记年。
烟霞为活计,云水作家缘。
种药茅庭畔,栽松涧壑边。
暂离仙洞去,可应帝王宣。
华岳三峰客,幽居不记年。
烟霞为活计,云水作家缘。
种药茅庭畔,栽松涧壑边。
暂离仙洞去,可应帝王宣。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葛守忠所作的《答陈抟》,通过对华岳三峰隐士生活的描绘,展现出了一幅宁静淡泊的隐逸画卷。首句“华岳三峰客”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他是一位寄居在华山峰顶的隐者。次句“幽居不记年”强调了其隐居生活的长久与超然,仿佛忘记了世俗的时间流逝。
“烟霞为活计,云水作家缘”进一步揭示了隐者的日常生活,以自然的烟霞和云水为伴,过着简朴而自在的生活,将自然视为生活的依托和精神寄托。诗人通过“种药茅庭畔,栽松涧壑边”两句,描绘出隐者亲手种植草药和松树的场景,体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最后两句“暂离仙洞去,可应帝王宣”,表达了隐者虽然享受着远离尘世的生活,但并非完全与世隔绝,当有需要时,他也会暂时离开自己的洞天福地,回应可能来自帝王的召唤。这既体现了隐者的谦逊与淡泊,也暗示了他对社会责任的微妙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士葛守忠超脱尘俗、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以及他内心深处的入世与出世之间的微妙平衡。
君为九江行,意有风雨快。
维舟玉溪畔,未割故人爱。
停杯一问我,请以所闻对。
九江万事好,赏咏看前辈。
岩岩匡俗庐,顶踵极高大。
其中藏曲折,愿勿遗琐碎。
烟波湓浦游,风月庾楼会。
以兹供笔砚,安得有芜累。
矧君著幽禅,直欲入三昧。
饱参山南北,毋问人显晦。
归来亦何云,圣处果何在。
要知方策间,即有文字外。
我今如是说,初不堕荒怪。
屋漏实临之,斯言尚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