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生拙以疏,俯仰人事劳。
烦疾乘秋至,幽忧安能逃。
闭閤无馀欣,西风晚萧骚。
乃悟扬子居,未曾损一毛。
流光背人驰,岁暮不自聊。
安得七发贤,相从观海涛。
禀生拙以疏,俯仰人事劳。
烦疾乘秋至,幽忧安能逃。
闭閤无馀欣,西风晚萧骚。
乃悟扬子居,未曾损一毛。
流光背人驰,岁暮不自聊。
安得七发贤,相从观海涛。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因病而生的沉重感受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开篇“禀生拙以疏,俯仰人事劳”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短暂、世事繁琐的感慨。接着,“烦疾乘秋至,幽忧安能逃”写出了病痛如秋风般袭来,而内心的忧虑又如何逃脱。
“闭閤无馀欣,西风晚萧骚”两句,则是诗人在闭门谢客、独处时刻感受到的孤寂与凄凉,以及那随着西风起伏的哀伤。紧接着,“乃悟扬子居,未曾损一毛”表明了诗人对于古代隐者杨朱的生活态度有所领悟,觉得即便在逆境中也能够保持内心的平和,如同杨朱那般,即使身处险恶之地也不曾受损。
“流光背人驰,岁暮不自聊”则是说时间像奔跑的马匹一样迅速流逝,而到了年终时分,诗人却感到无从聊慨。最后,“安得七发贤,相从观海涛”表达了诗人对于能与知己共度时光、共同观赏壮丽景象的渴望,这里的“七发”是指古代七位贤者,与“相从”即“同行”,“观海涛”则是在一起欣赏波涛汹涌的大海。
整首诗通过对疾病与人生无常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对于生命意义的追问,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之美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