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宜兴山房十首·其二》
《宜兴山房十首·其二》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斋罢鸡声转午天,地虚人寂境萧然。

两三衲子自来去,时取茶芽煮涧泉。

(0)
翻译
斋饭过后,鸡鸣声渐渐响起,已是正午时分
大地空旷,人声寂静,环境显得清冷而宁静
注释
斋罢:斋戒完毕后。
鸡声:清晨或中午的鸡啼声。
转午天:转换为白天。
地虚:大地空旷。
人寂:人声寂静。
境萧然:环境清冷寂静。
两三衲子:两三个僧人。
自来去:自由来去。
时取:时常采摘。
茶芽:嫩茶叶。
煮涧泉:在山涧泉水中煮水泡茶。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句,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农村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宁静、自在的心境。诗中“斋罢鸡声转午天”表明时间已经过午,鸡叫声此起彼伏,而“地虚人寂境萧然”则描绘出一片宁静而又有些许凄凉的田园景象,这里的“地虚”可能指的是地势开阔或者是山谷之中。

接下来的“两三衲子自来去”中的“衲子”通常指的是和尚或道士,他们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形象地称为“衲子”。这里则表明几位僧人在自然中自由行走,没有特定的目的,只是随意游荡。最后一句“时取茶芽煮涧泉”则是说诗人偶尔会采摘新鲜的茶叶,用山涧中的清泉煮沸,享受这份简单而纯净的生活乐趣。

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寄情于自然的心境。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岳阳楼

凭高望尽寂寥天,与我闲情共渺然。

平展暮云三百里,积停春水二千年。

沙洲横渡荆江雨,石塔遥分岳麓烟。

老我未闻飞剑术,想须今度遇回仙。

(0)

大洲湖

人居泽国胜居陵,十月陂塘未结冰。

残苇乱茭收拾后,断筐分晒折腰菱。

(0)

醉落魄/一斛珠.醉落魄·其九拟二隐

馀寒正怯。金钗影卸东风揭。舞衣丝损愁千褶。

一缕杨丝,犹是去年折。临窗拥髻愁难说。

花庭一寸燕支雪。春花似旧心情别。

待摘玫瑰,飞下粉黄蝶。

(0)

桃源忆故人

流苏静掩罗屏小。春梦苦无分晓。一缕旧情谁表。

暗逐馀香袅。相思谩寄流红杳。人瘦花枝多少。

郎马未归春老。空怨王孙草。

(0)

桂枝香.云洞赋桂

岩霏逗绿。又凉入小山,千树幽馥。

仙影悬霜粲夜,楚宫六六。

明霞洞窅珊瑚冷,对清商、吟思堪掬。

麝痕微沁,蜂黄浅约,数枝秋足。别有雕阑翠屋。

任满帽珠尘,拼醉香玉。瘦倚西风,谁见露侵肌粟。

好秋能几花前笑,绕凉云、重唤银烛。

宝瓶空晓,珍丛怨月,梦回金谷。

(0)

声声慢.送王圣与次韵

琼壶歌月,白发簪花,十年一梦扬州。

恨入琵琶,小怜重见湾头。

尊前漫题金缕,奈芳情、已逐东流。

还送远,甚长安乱叶,都是闲愁。

次第重阳近也,看黄花绿酒,也合迟留。

脆柳无情,不堪重系行舟。

百年正消几别,对西风、休赋登楼。

怎去得,怕凄凉时节,团扇悲秋。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