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罢鸡声转午天,地虚人寂境萧然。
两三衲子自来去,时取茶芽煮涧泉。
斋罢鸡声转午天,地虚人寂境萧然。
两三衲子自来去,时取茶芽煮涧泉。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句,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农村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宁静、自在的心境。诗中“斋罢鸡声转午天”表明时间已经过午,鸡叫声此起彼伏,而“地虚人寂境萧然”则描绘出一片宁静而又有些许凄凉的田园景象,这里的“地虚”可能指的是地势开阔或者是山谷之中。
接下来的“两三衲子自来去”中的“衲子”通常指的是和尚或道士,他们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形象地称为“衲子”。这里则表明几位僧人在自然中自由行走,没有特定的目的,只是随意游荡。最后一句“时取茶芽煮涧泉”则是说诗人偶尔会采摘新鲜的茶叶,用山涧中的清泉煮沸,享受这份简单而纯净的生活乐趣。
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寄情于自然的心境。
岩霏逗绿。又凉入小山,千树幽馥。
仙影悬霜粲夜,楚宫六六。
明霞洞窅珊瑚冷,对清商、吟思堪掬。
麝痕微沁,蜂黄浅约,数枝秋足。别有雕阑翠屋。
任满帽珠尘,拼醉香玉。瘦倚西风,谁见露侵肌粟。
好秋能几花前笑,绕凉云、重唤银烛。
宝瓶空晓,珍丛怨月,梦回金谷。
琼壶歌月,白发簪花,十年一梦扬州。
恨入琵琶,小怜重见湾头。
尊前漫题金缕,奈芳情、已逐东流。
还送远,甚长安乱叶,都是闲愁。
次第重阳近也,看黄花绿酒,也合迟留。
脆柳无情,不堪重系行舟。
百年正消几别,对西风、休赋登楼。
怎去得,怕凄凉时节,团扇悲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