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不饮酒二十首·其五》
《不饮酒二十首·其五》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古风

世人笑我拙,有酒不肯斟。

我笑世人狂,醒醉各失真。

醉时醒时言,醒时醉时心。

醒言不可道,醉心安足任。

兀兀徒自为,言行互商参。

往昔多醒者,被酒同醉人。

醉心尚可易,醒亦非其伦。

因醉乃有醒,尝为醉人瞋。

瞋中多杂乱,益伤人醉深。

(0)
鉴赏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饮酒与醒觉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人们在不同状态下的真实面貌。诗人通过“世人笑我拙,有酒不肯斟”开篇,巧妙地将自己置于被嘲笑的位置,却以“我笑世人狂,醒醉各失真”回应,揭示出对世俗评价的超然态度。接着,“醉时醒时言,醒时醉时心”两句,进一步阐述了人在不同状态下的言语与内心的真实差异,强调了清醒与醉酒状态下的本质区别。

“醒言不可道,醉心安足任”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言语与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认为清醒时的言语难以完全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而醉酒时的心境虽自由但又可能偏离正轨。随后,“兀兀徒自为,言行互商参”则暗示了诗人对于自身行为和言语的反思,以及在言行之间寻找平衡的努力。

“往昔多醒者,被酒同醉人”这一句,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指出过去看似清醒的人,在某种意义上与醉酒之人并无本质区别,都在某种程度上迷失了自我。接下来,“醉心尚可易,醒亦非其伦”强调了醉酒之心虽易于改变,但真正的清醒却难能可贵,非同寻常。

最后,“因醉乃有醒,尝为醉人瞋”表明了诗人对于醉与醒之间相互转化的理解,以及对那些因醉酒而失去理智之人的宽容与理解。“瞋中多杂乱,益伤人醉深”则提醒人们,愤怒与混乱只会加深醉酒的痛苦,强调了保持内心平静的重要性。

整首诗以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人性以及社会现象的独特洞察,通过对饮酒与醒觉的探讨,反映了对个体真实性的追求与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性思考。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句·其十

簖头蟹大须都买,篘下醪香且竟酣。

(0)

野眺·其一

遂惬耽幽兴,披襟坐水湾。

松枯涛不作,鸥澹梦常闲。

漏月宽樵径,吞星避钓环。

年来悲局蹐,聊此破愁颜。

(0)

偶作

日暮悲笳起,孤衾入梦寒。

沙飞桐鹊隐,草蔓石鲸残。

龙战知何极,乌栖转未安。

幽燕多老将,壮气满桑乾。

(0)

九日吴山

第一峰头逢九日,振衣直上莫踌躇。

丹梯苔冷仙人迹,祇树云深帝子居。

图画天然看不厌,啸歌自得意何如。

茱萸醉插游丝倦,雁影参差夕照馀。

(0)

顾君际近集

有诏曾求魏仲先,草堂飞鹤避茶烟。

晚营馁鬼今何限,弱冠诗名六十年。

(0)

灵隐观风亭雪矶小酌

林峦深密地,怪石紫苔存。

留得巉岩势,全无斧凿痕。

浮云沉水底,落叶走山根。

最喜倾杯处,高僧遇老温。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