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吴山》
《九日吴山》全文
宋 / 顾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第一峰头逢九日,振衣直上莫踌躇。

丹梯苔冷仙人迹,祇树云深帝子居。

图画天然看不厌,啸歌自得意何如。

茱萸醉插游丝倦,雁影参差夕照馀。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ǔshān
sòng /

fēngtóuféngjiǔzhènzhíshàngchóuchú

dāntáilěngxiānrénzhīshùyúnshēn

huàtiānránkànyànxiào

zhūzuìchāyóujuànyànyǐngcānchàzhào

翻译
在第一座山峰之巅恰逢重阳节,振作衣裳毫不犹豫地直往上攀。
石阶布满青苔,仿佛仙人的足迹,祇树云雾缭绕,那是帝王之子居住的地方。
这自然的画卷令人百看不厌,我独自啸歌,心中得意如何表达?
佩戴着茱萸,酒醉后游丝般的思绪渐渐疲倦,雁影在夕阳余晖中交错摇曳。
注释
振衣:整理衣裳,表示准备行动。
踌躇:犹豫不决。
丹梯:红色的石阶,象征道教仙境。
祇树:传说中的神木,此处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帝子:帝王的儿子,此处可能指仙人或神话人物。
图画天然:自然景色如同一幅画。
啸歌:吟啸歌唱,表达情感。
茱萸:一种植物,重阳节有佩戴茱萸的传统。
游丝:轻盈飘动的细丝,比喻思绪或情绪。
雁影:大雁的身影。
夕照:傍晚的阳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重阳节登临吴山第一峰的场景。首句"第一峰头逢九日"点明时令和地点,显示出诗人兴致勃勃地迎接节日的到来。"振衣直上莫踌躇"表达了诗人决心坚定,毫不迟疑地攀登的姿态。

"丹梯苔冷仙人迹,祇树云深帝子居"两句通过描绘山中的自然景观,暗示着神秘而清幽的氛围,仿佛仙人曾来过或神灵居住于此,增添了登山的神秘感和诗意。

"图画天然看不厌"赞美了山景之美,犹如一幅生动的画卷,让人心生向往。"啸歌自得意何如"则表达了诗人登高远眺,放声歌唱的豪情与自得其乐的心情。

最后两句"茱萸醉插游丝倦,雁影参差夕照馀"以茱萸插头和归雁晚照的意象,既体现了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也寓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留恋。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重阳登高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顾禧
朝代:宋

宋吴郡人,字景繁,号痴绝叟。不求仕进,居光福山中,终日闭户读诵,博极坟典。高宗绍兴中郡以遗逸荐,不起,闲居五十年不出,名重乡里。著作甚丰,与吴兴施宿合注苏轼诗,为陆游所称。
猜你喜欢

荆州新秋病起杂题一十五首.病起见苔色

病起见苔色,凝然阵未枯。

浅深围柱础,诘曲绕廊庑。

碧翠文相间,青黄势自铺。

为钱虚玷染,毕竟不如无。

(0)

赠曹松先辈

今岁赴春闱,达如夫子稀。

山中把卷去,榜下注官归。

楚月吟前落,江禽酒外飞。

闲游向诸寺,却看白麻衣。

(0)

渚宫莫问诗一十五首·其一

莫问疏人事,王侯已任伊。

不妨随野性,还似在山时。

静入无声乐,狂抛正律诗。

自为仍自爱,清净里寻思。

(0)

寄唐禀正字

疏野还如旧,何曾称在城。

水边无伴立,天际有山横。

落日云霞赤,高窗笔砚明。

鲍昭多所得,时忆寄汤生。

(0)

送周秀游峡

又向夔城去,知难动旅魂。

自非亡国客,何虑断肠猿。

滟滪分高仞,瞿塘露浅痕。

明年期此约,平稳到荆门。

(0)

荆州新秋病起杂题一十五首.病起见图画

病起见图画,云门兴似饶。

衲衣棕笠重,嵩岳华山遥。

命在斋犹赴,刀閒发尽凋。

秋光渐轻健,欲去倚江桥。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