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唐禀正字》
《寄唐禀正字》全文
唐 / 齐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疏野还如旧,何曾称在城。

水边无伴立,天际有山横。

落日云霞赤,高窗笔砚明。

鲍昭多所得,时忆寄汤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ángbǐngzhèng
táng /

shūháijiùcéngchēngzàichéng
shuǐbiānbàntiānyǒushānhéng

luòyúnxiáchìgāochuāngyànmíng
bàozhāoduōsuǒshítāngshēng

翻译
这里的景致依然保持自然荒野,何曾显现过城市的喧嚣与繁华。
水边静立却无人相伴,遥望天边山峦横卧。
夕阳西下,云霞染成赤红,高高的窗户透进明亮的光线。
鲍照(昭)从中获得许多灵感,时常忆起也要寄赠给汤生。
注释
疏野:指景物自然、不加雕饰的样子。
何曾:哪里曾经。
称在城:符合或体现城市的特点。
水边:河边或水畔。
无伴:没有同伴。
天际:天空与地面相接的地方。
山横:山峦横陈、横跨之意。
落日:夕阳,傍晚的太阳。
云霞赤:云彩和晚霞呈现出红色。
高窗:位置较高的窗户。
笔砚明:笔和砚台在明亮的光线下清晰可见,也可能指文思清晰。
鲍昭:即鲍照,南朝著名文学家,这里代指有才华的诗人。
多所得:从自然中获得很多灵感或感悟。
时忆:时常回忆起。
寄汤生:将这些感受或作品寄给名叫汤生的朋友或弟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田园的生活状态,颇具淡泊明志之意。"疏野还如旧,何曾称在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归属感,不愿在城市中争名夺利。"水边无伴立,天际有山横"则是景象描写,诗人独自站在水边,眼前是横亘的山峦,流露出一份超然物外的情怀。

落日云霞赤,高窗笔砚明"两句转而描绘了室内景象。夕阳西下,红光满室,诗人在高窗下静坐,以笔和砚石为伴,显得分外清醒和宁静。这不仅是对环境的细腻描写,也反映出诗人的心境。

"鲍昭多所得,时忆寄汤生"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于古代隐逸鲍昭的仰慕之情,以及通过书信与友人汤生交流思想感情的愿望。这里的“多所得”可能指鲍昭的高洁品格和深邃学问,也可能暗示诗人希望在精神上有所收获。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宽广,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古代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

作者介绍
齐己

齐己
朝代:唐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生辰:863年—937年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游汉嘉明月湖次宇文子重韵

君不见天台贺季真,鉴湖一曲光泠泠。

又不见钱塘林处士,西湖千载成高名。

千顷菰蒲抹岸白,几树寒梅疏影横。

呼吸湖光映湖绿,两公便谓得此生。

吾僚胸次本丘壑,中有林贺之高情。

银盘夜色清镜动,便欲邀汝成三人。

旋喜叵罗金在眼,肯议仙桂来无根。

前时六浊皆运出,招此不夜归重城。

未蒙濡沫到恶客,先苦诗句来缤纷。

思君对洗同一静,大胜狂歌归四明。

(0)

瑞鹤仙

小亭山半枕。又一番园林,春事整整。微阴护轻冷。

早蜂狂蝶浪,褪黄消粉。阑干日永。

数花飞、残崖断井。

仗何人、说与东风,莫把老红吹尽。休省。

烟江云嶂,楚尾吴头,自来多景。愁高怅远。

身世事,但难准。

况禁他,东兔西乌相逐,古古今今不问。

算鸱夷、办却扁舟,个中杀稳。

(0)

水调歌头·其一开庆己未秋社维舟逸老堂口占

倚舵秋江浒,明日征帆轻。

从头点检身世,百事已圆成。

及第曾攀龙首,仕宦曾居鸱阁,衣锦更光荣。

若又不知止,天道恐亏盈。借称呼,遮俗眼,便归耕。

但馀心愿,朝暮香火告神明。

一愿君王万寿,次愿干戈永息,三愿岁丰登。

四愿老安乐,疾病免相萦。

(0)

喜雨三首·其二

西抹东涂老不禁,芙蓉洲畔更浮沈。

数茎半黑半丝发,一寸忧晴忧雨心。

乌馓且欣将淅玉,红莲何翅已抽簪。

小臣献谷秋尝了,深密山林可访寻。

(0)

偶成

晚来一雨破炎蒸,蕉叶葵花照眼明。

稍与灯花寻旧约,却嫌庭树作秋声。

(0)

壬午二月桃方盛开雪积其上光辉红润不可形状以二诗纪之·其一

夭桃先已醉春风,青女犹争造化功。

应与骚人嫌太赤,故将铅粉注深红。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