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惬耽幽兴,披襟坐水湾。
松枯涛不作,鸥澹梦常闲。
漏月宽樵径,吞星避钓环。
年来悲局蹐,聊此破愁颜。
遂惬耽幽兴,披襟坐水湾。
松枯涛不作,鸥澹梦常闲。
漏月宽樵径,吞星避钓环。
年来悲局蹐,聊此破愁颜。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顾禧的《野眺(其一)》,描绘了诗人沉浸在自然之中的闲适心情。首句“遂惬耽幽兴”表达了诗人对幽静环境的喜爱和沉醉,"披襟坐水湾"则写出他悠然自得地坐在水边的情景。接下来的“松枯涛不作,鸥澹梦常闲”通过描绘松树干枯、海鸥悠闲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恬淡的意境,仿佛连梦境都变得闲适。
“漏月宽樵径,吞星避钓环”进一步描绘了夜晚月光洒在樵夫的小路上,星星映入眼帘,诗人有意避开钓鱼人,寻求更深远的宁静。最后两句“年来悲局蹐,聊此破愁颜”,诗人感慨近年来生活压力,借这山水之乐暂时排解忧愁,展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野外的宁静与诗人的心境变化,寓情于景,富有哲理,体现了宋诗的清新与淡泊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