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祥光杳霭中,晓随孤鹜气空濛。
六街罗绮花前月,十里旌旗塞上风。
色借霜林迷远树,影兼桃浪动遥空。
最怜王勃才无敌,滕阁当年记独雄。
赤水祥光杳霭中,晓随孤鹜气空濛。
六街罗绮花前月,十里旌旗塞上风。
色借霜林迷远树,影兼桃浪动遥空。
最怜王勃才无敌,滕阁当年记独雄。
这首《霞绮》由明代诗人林坦所作,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霞光景象。诗中以“赤水祥光杳霭中”开篇,巧妙地将赤水之光与晨雾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神秘的氛围。接着,“晓随孤鹜气空濛”一句,通过孤鹜在晨光中的身影,进一步渲染了这份宁静与空灵。
随后,“六街罗绮花前月,十里旌旗塞上风”两句,将画面拉宽,从局部的静谧转向广阔的场景。六街之上,罗绮飘扬,花前月色如洗;十里之外,旌旗猎猎,塞上风起云涌。这两句不仅展现了繁华与壮阔,也暗示了历史的厚重与边疆的辽远。
“色借霜林迷远树,影兼桃浪动遥空”则将视角再次聚焦,通过霜林、远树、桃浪、遥空等自然元素,构建了一个层次丰富、色彩斑斓的画面。霜林的色彩与远树的影子相互映衬,桃浪的波动与天空的动态相呼应,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最后,“最怜王勃才无敌,滕阁当年记独雄”两句,以对王勃才华的赞美和滕王阁的典故,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崇敬之情。王勃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滕王阁则是他《滕王阁序》的创作背景,这里通过对比,既是对王勃才情的肯定,也是对诗人自身创作的一种期许。
整体而言,《霞绮》一诗通过对霞光、自然景观以及历史文化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艺术创作的深沉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思的作品。
隔城箫鼓,喧破愁霏晚。
卅载话前游,拥黄鹤、玉梯天半。
河山两戒,休作画图看。
曾几夕、月华清,留照金樽满。
好风吹送,帆影随湘转。
千里指江陵,浪花中、峡云初展。
青春白首,有梦早还乡,佳丽地,涴尘腥、灯火谁家院。
疏灯摇梦惯。检愁痕今宵,酒醒何限。
倦旅关河,祗带围宽尽,故襟尘浣。
想见天寒,空倚竹、碧牵萝蔓。
怕问春来,都解双栖,等闲莺燕。望远垂杨遮断。
漫道是天长,比相思短。
人倚琼窗,记紫箫度曲,翠尊开宴。
华发无情,能几度、东风吹变。
悔住江南波绿,迢迢恨满。
晓衾孤,残梦破。檐外雪微堕。
瘦损东阳,犹抱影儿卧。呼童半拓窗棂,拥衣欹坐。
乱飘入、玉花冰朵。可知么。
一点乡思随风,冷趁渡江舸。
飞向房栊,相对拨炉火。其如水渺山重,怯寒无那。
枉忆著、谢娘酬和。
元和天子,命裴公秉钺,蔡州重复。
从事为辞持大体,君相同心实录。
雪夜微勤,何须妇女,含泪深宫渎。
真堪一噱,竟将石换和璞。
犹赖陈守遥临,镌韩削段,洗去前朝俗。
千载文章多定论,不比兴亡翻覆。
拂拭残碑,摩挲往迹,雨蚀苔痕绿。
题诗未敢,玉溪高唱难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