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康熙庚戌孟秋制府周彝初持服北归道出韶石订入山不果赋诗三首奉柬兼以为别·其二》
《康熙庚戌孟秋制府周彝初持服北归道出韶石订入山不果赋诗三首奉柬兼以为别·其二》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孝治兴朝重,覃恩守制还。

哀音联北雁,遗爱见南蛮。

愿深楼至后,心许懒残閒。

渺渺江云暮,停舟何处湾。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康熙庚戌年孟秋时节,制府周彝初在北归途中,经过韶石时,因故未能入山,遂赋诗三首以表达对韶石的留恋之情,并以此诗与友人告别。诗中充满了对韶石的深情厚意和对友人的不舍。

首句“孝治兴朝重”,表达了对朝廷重视孝道的赞颂,暗示了周彝初在北归途中可能与孝道有关的使命或情感。接着,“覃恩守制还”则进一步说明了他返回的背景,可能是在完成某种守丧或祭祀的仪式后归来。

“哀音联北雁,遗爱见南蛮。”这两句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哀伤的声音比作北飞的大雁,遗留下对韶石的爱恋如同南蛮之地的传说,形象地表达了对韶石的深厚情感和对韶石美景的怀念。

“愿深楼至后,心许懒残閒。”这里通过“愿深楼至后”的愿望,表达了对韶石的向往和期待,而“心许懒残閒”则暗示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韶石之美的欣赏和内心的满足。

最后,“渺渺江云暮,停舟何处湾。”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江面上云雾缭绕,诗人停舟于何处湾的情景,既是对韶石景色的生动描绘,也蕴含了对韶石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无限遐想。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韶石的赞美和对友人的告别,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试院九日次王茂材丞公韵兼呈翁沂伯广文

秋杪仍新霁,天涯忆故乡。

少陵三坐客,太白两重阳。

深院日复日,寒花黄未黄。

昔年吹帽饮,今日读书床。

(0)

侍太夫人拜扫先茔季直弟有诗因次其韵

东郊云气晓疏疏,十里相携霁色初。

林幄尽头闻杜宇,荇丝深处见王馀。

提壶相劝仍沽酒,扶杖来观或荷锄。

不向如皋閒射雉,真成一笑粲潘舆。

(0)

次韵李大著春日杂诗十首·其一

春晚饶芳景,官閒得细看。

隔窗黄鸟并,开卷壁鱼乾。

过雨苍苔湿,迎风翠竹寒。

发华搔更短,斗酒自相宽。

(0)

次韵宋嗣宗梅花·其一

野外江头一树垂,正当霜后腊前时。

清如弘景松临阁,韵似渊明菊映篱。

铁石广平曾作赋,风流水部亦哦诗。

却愁折向妆台下,莫遣佳人取次知。

(0)

次韵王待制刘侍郎倡和

衮衣犹未趣东归,吴会先传蜀道诗。

急峡高江追子美,清风明月笑严维。

花围白帝行春日,香蔼黄堂坐啸时。

顾我迂疏堪底用,强颜薪粟效支离。

(0)

买舟至九里松游三天竺

解维凌皱玉,辍棹理孤筇。

游遍三天竺,行穷九里松。

泉声依石细,山色共秋浓。

佳处吾能识,幽岩倚秀峰。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