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买舟至九里松游三天竺》
《买舟至九里松游三天竺》全文
宋 / 喻良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解维凌皱玉,辍棹理孤筇。

游遍三天竺,行穷九里松。

泉声依石细,山色共秋浓。

佳处吾能识,幽岩倚秀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mǎizhōuzhìjiǔsōngyóusāntiānzhú
sòng / liángnéng

jiěwéilíngzhòuchuòzhàoqióng

yóubiànsāntiānzhúxíngqióngjiǔsōng

quánshēngshíshāngòngqiūnóng

jiāchùnéngshíyōuyánxiùfēng

翻译
破开湖面的涟漪,停下船桨整理竹杖。
游历过三天竺的所有地方,直到走过九里长的松林。
泉水声在石头间轻轻回荡,山色与秋意一同浓厚。
美景我能辨识,独自倚靠在幽深的岩石旁的秀丽山峰上。
注释
解维:破开。
凌皱:涟漪。
玉:比喻湖面。
辍棹:停下船桨。
孤筇:竹杖。
三天竺:佛教圣地,指杭州的灵隐寺、天竺寺和法喜寺。
九里松:形容松树林绵延很长。
泉声依石细:泉水声音在石头间低语。
山色共秋浓:山色与秋天的浓郁融为一体。
佳处:美景之处。
幽岩:幽深的岩石。
秀峰:秀丽的山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喻良能在宋代乘舟游览九里松和三天竺的场景。"解维凌皱玉"写他解开缆绳,船如行云过波纹般轻盈前行,比喻水面如玉般光滑。"辍棹理孤筇"则描绘他停船后拿起竹杖,准备踏上探索之旅。

"游遍三天竺,行穷九里松"两句展现出诗人对名胜古迹的足迹,三天竺象征佛教圣地,九里松则可能是指一处著名的山林景观。"泉声依石细,山色共秋浓"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泉水潺潺、山色深沉的秋日景色,营造出宁静而浓厚的自然氛围。

最后两句"佳处吾能识,幽岩倚秀峰"表达了诗人对山水之间美景的深刻理解和欣赏,他能够识别出那些隐秘而秀美的地方,倚靠在青翠的山峰旁,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游历山水的闲适与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体现了宋代理性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审美追求。

作者介绍

喻良能
朝代:宋

婺州义乌人,字叔奇,号香山。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补广德尉。历迁工部郎中、太常寺丞。出知处州,寻以朝请大夫致仕。尝进《忠义传》二十卷,孝宗深加叹赏,即命颁行。为文精深典雅。有《香山集》、《家帚编》等。
猜你喜欢

始赴东山口杨柳村庄作·其六

沙田春悯潦,云壑昼伤阴。

牛羊村径浅,耕凿战场深。

麛狎眠幽竹,鸥喧坐碧浔。

遗书犹可读,谁贵满籯金。

(0)

对雪和四兄

早雨晚仍雪,风花湿更乾。

糁枝成玉树,铺径作瑶坛。

赋里窥春易,尊前和曲难。

莫将柳絮句,轻拟撒盐看。

(0)

徐州道中

彭城徐子国,访古气弥增。

饥雀啄残雪,春泉汲断冰。

台临青垒迥,山隐白云层。

客路随征雁,翩翩向五陵。

(0)

方生行

方生手持白虎文,过我顾啸生风云。

饮酒何辞一石醉,下笔欲扫千人军。

昨朝奏牍来燕市,争道骅骝日千里。

雄篇往往惊前辈,高论纷纷屈馀子。

为德从来自有邻,在世岂应无知己。

只言献赋动明君,谁料当年未策勋。

不遇荆人徒抱玉,待逢伯乐始空群。

高才郁郁今如此,薄俗悠悠安足云。

君家严君亦奇磊,海内才名三十载。

当年意气满乾坤,至今迁谪流江海。

贤豪尽下汉公卿,落拓三为州刺史。

五马朝辞北地霜,片帆春送西江水。

豫章参天白日动,丰城气薄风雷徙。

方生方生岂但尔,好去共称名父子,万里之行自此始。

(0)

亲友梁黎辈念予北行日载酒过访·其一

生平多宦旅,垂老未遑息。

亲友念将离,载酒劳行役。

良宴不待期,累日继以夕。

未别已绸缪,别去情何极。

(0)

阙题

胜地阴阳会,灵源造化功。

招提疑佛力,开辟谢愚公。

世界三千外,云霞咫尺中。

江流瞰衣带,村落隐蒿蓬。

百折缘孤磴,千章护法宫。

雪花飞瀑布,笙响奏松风。

磬度诸天静,灯传上刹红。

玉环留变化,金锁没玲珑。

净室虚窗白,禅房曲径通。

磨崖寻古碣,卓锡跨飞虹。

极岸喧归棹,危檐对晚鸿。

诸形皆有漏,浩劫杳无穷。

寂寞三乘远,皈依四谛同。

道心得寥廓,佳兴到鸿濛。

岂有无生诀,苍茫叩碧空。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