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鸾东归阿母老,三山飞入七闽道。
瀛洲仙客骑云还,长啸山头拾瑶草。
南极光芒接上台,帝师应谢赤松回。
凭将池上黄金液,先上君王万寿杯。
青鸾东归阿母老,三山飞入七闽道。
瀛洲仙客骑云还,长啸山头拾瑶草。
南极光芒接上台,帝师应谢赤松回。
凭将池上黄金液,先上君王万寿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仙气与祥和的景象。诗人以“青鸾”、“阿母”、“三山”、“七闽”、“瀛洲”、“仙客”、“黄金液”等意象,构建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其中,“青鸾东归阿母老,三山飞入七闽道”,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元素,青鸾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阿母则象征着长寿与尊贵,三山与七闽则是地理上的隐喻,展现出一种超越现实的奇幻感。
“瀛洲仙客骑云还,长啸山头拾瑶草”,进一步渲染了仙境般的氛围,仙客骑着云朵归来,长啸声回荡在山间,拾取瑶草,充满了神秘与宁静之美。而“南极光芒接上台,帝师应谢赤松回”,则通过南极星与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的典故,表达了对帝王师相的尊敬与祝福,寓意着福泽与长寿。
最后,“凭将池上黄金液,先上君王万寿杯”,以“黄金液”作为献给君王的礼物,表达出对君王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权力阶层的尊重与恭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与象征手法,营造出一个既浪漫又庄重的意境,表达了对长寿、吉祥与权力的颂扬,展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与社会价值观。
定林自有主,我为林下客。
客主各有心,还能共岑寂。
神阙澹朝晖,苍苍露未晞。
龙车不可望,投老涕沾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