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湖上采芙蓉,吟遍吴山处处峰。
书桨满川轻似叶,青骢飞鞚疾如龙。
松梧萧瑟前朝阙,人代凄凉古寺钟。
今日白公堤畔路,若为明月伴行踪。
当年湖上采芙蓉,吟遍吴山处处峰。
书桨满川轻似叶,青骢飞鞚疾如龙。
松梧萧瑟前朝阙,人代凄凉古寺钟。
今日白公堤畔路,若为明月伴行踪。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初到湖上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历史变迁的感慨。首句“当年湖上采芙蓉”以“芙蓉”象征着美好与纯洁,引出对往昔的回忆。接着,“吟遍吴山处处峰”则展现了诗人对周围山水的深情吟咏,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欣赏。
“书桨满川轻似叶”一句,通过“书桨”与“叶”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湖面上船只轻盈穿梭的情景,既展现了湖面的宁静与和谐,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青骢飞鞚疾如龙”,则以“青骢”和“龙”的形象,描绘了马匹在疾驰时的矫健与速度,与前一句形成对比,展现了动态之美。
“松梧萧瑟前朝阙,人代凄凉古寺钟”两句,将视线从自然景观转向历史遗迹,通过“松梧”、“前朝阙”和“古寺钟”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历史沧桑感,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代的怀念与感慨。
最后,“今日白公堤畔路,若为明月伴行踪”一句,将思绪拉回现实,诗人站在白公堤畔,面对明月,似乎在思考人生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自己在这片土地上的行迹。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与历史遗迹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明末清初时期文人对自然与历史的独特感悟。
云帆秋晚过垂虹,落日鲸波动远空。
欲借仙家辽海鹤,月明吹笛水晶宫。
泽国风雨后,贫居离索情。
乱蛩鸣曙井,一叶落秋城。
薤簟邀凉早,荷衣却暑轻。
清泠台下路,携手几时行。
迂拙乖世用,每蕴无穷思。
取效非目前,远与千载期。
翠柏信良材,成长计功迟。
玆晨斸烟雨,移动盈尺姿。
清庙严㓗地,圣灵会于斯。
岂无杞柳辈,不足当阶墀。
殷社夙所尚,古制非徒为。
先师实殷人,植此理固宜。
但恐枝干弱,不耐风霜欺。
培护苟无失,终见盛大时。
三年过人长,十年齐桷榱。
百年必合抱,根深柯叶滋。
青霄泊鸾凤,厚土蟠蛟螭。
岂特傲寒暑,将堪阅兴衰。
所托况得所,永免斤斧危。
既膺顾盻荣,复与剪伐辞。
寥寥百世后,神物相扶持。
何必为栋梁,乃见材气施。
流光若飞翰,时代易推移。
行看好古士,追说种者谁。
我生素多病,中岁早孱羸。
待为鹤发翁,见汝凌云枝。
志士用心者,濩落为世嗤。
何如群儿巧,插槿纷成篱。
《栽柏》【明·方孝孺】迂拙乖世用,每蕴无穷思。取效非目前,远与千载期。翠柏信良材,成长计功迟。玆晨斸烟雨,移动盈尺姿。清庙严㓗地,圣灵会于斯。岂无杞柳辈,不足当阶墀。殷社夙所尚,古制非徒为。先师实殷人,植此理固宜。但恐枝干弱,不耐风霜欺。培护苟无失,终见盛大时。三年过人长,十年齐桷榱。百年必合抱,根深柯叶滋。青霄泊鸾凤,厚土蟠蛟螭。岂特傲寒暑,将堪阅兴衰。所托况得所,永免斤斧危。既膺顾盻荣,复与剪伐辞。寥寥百世后,神物相扶持。何必为栋梁,乃见材气施。流光若飞翰,时代易推移。行看好古士,追说种者谁。我生素多病,中岁早孱羸。待为鹤发翁,见汝凌云枝。志士用心者,濩落为世嗤。何如群儿巧,插槿纷成篱。
https://shici.929r.com/shici/HVYwUe8uY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