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其十三》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其十三》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古风  押[曷]韵

众生若有我,我何能度脱。

众生若无我,已死应不活。

众生不了此,便听佛与夺。

我无我不二,四天王献钵。

(0)
注释
我:指个体的自我意识。
度脱:超度,解脱苦难。
无我:佛教理念,指超越自我中心的境界。
已死:指失去生命的状态。
活:生存,有生命力。
不了此:不了解这个道理。
佛与夺:佛祖给予或剥夺,指佛法的指引和裁决。
四天王:佛教中的四大天王,象征守护佛法的神祇。
献钵:献上饭碗,表示尊敬或供奉。
翻译
如果世间万物都有自我存在,我又怎能超度他们。
如果世间万物没有自我,那么已经死去的就不会再有生命。
如果众生不明白这个道理,就只能任由佛祖给予或剥夺。
我没有我和非我的分别,四位天王还献上饭钵以示敬意。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体现了佛学思想与个人情怀的交织。首句“众生若有我,我何能度脱”表达了一种深刻的自我反省和对众生的关切,强调了“我”与“众生”的密不可分,暗示了作者对于救赎世人的愿望与困境的认识。

接着,“众生若无我,已死应不活”则进一步阐述了这种关系,如果没有个体的存在,整个世界将失去生命力,这里的“死”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消亡,更是精神和情感上的荒凉。

第三句“我无我不二,四天王献钵”显示出作者对佛教中“无我”思想的理解,以及对四大天王(即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之敬仰。这里,“献钵”可能象征着一种精神层面的供养或是求索。

最后两句“众生不了此,便听佛与夺”则是对前述思想的总结,表达了一种对于众生的悲悯和对佛法的依赖,意味着在无法解决众生痛苦时,只能归于佛教的智慧寻求解脱。

整首诗通过深入人心的哲学思考和宗教情怀,展现了作者对于救世济人的宏伟理想与个体生命价值的探索。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席上送子循弟

离樽日南至,行役鲁东门。

海徼云千里,寒城雪满原。

听歌仍有泪,执手已无言。

何异飘飘雁,年年别故园。

(0)

春日杂咏·其四

佳树村村合,晴峰面面浮。

渚香芳草积,风澹钓船流。

娇鸟衔花语,轻凫挟子游。

已堪足吾事,此外复何求。

(0)

春雁

春风才几日,江雁已春声。

关路何时返,乡愁为尔生。

望穷遥汉影,不尽倚楼情。

却忆金河北,人同出塞行。

(0)

立秋日呈一二知已

久雨销长夏,凉风生早秋。

野航如市集,江水入城流。

迂阔从人笑,艰难岂自谋。

违时况多病,寂寞恋交游。

(0)

兰若昼寝梦接刘与之施以德任仲修言笑

去子无千里,旅程南北分。

江船扬子水,人面蒋山云。

双鲤投空札,孤鸿念故群。

离怀欣有慰,梦里得殷勤。

(0)

僧院访蔡可泉荅庄石山来韵

我欲重来此,君能几日留。

居然人外境,已似故乡秋。

别院幽芳杂,诸天色界浮。

都无簪组意,犹自问归不。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