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法云》
《法云》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古风

法云但见脊,细路埋桑麻。

扶舆度焰水,窈窕一川花。

一川花好泉亦好,初晴涨绿深于草。

汲泉养之花不老,花底幽人自衰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ún
sòng / wángānshí

yúndànjiànmáisāng

yànshuǐyǎotiǎochuānhuā

chuānhuāhǎoquánhǎochūqíngzhǎng绿shēncǎo

quányǎngzhīhuālǎohuāyōurénshuāigǎo

注释
法云:山名,也可能指云雾缭绕。
但见:只看见。
脊:山脊线。
细路:狭窄的小路。
埋:隐藏。
扶舆:扶持着车驾,这里指山路崎岖。
度:度过。
焰水:形容炽热的河水。
窈窕:幽深曲折。
一川:一片河流。
涨绿:因雨水增多而变得更绿。
深于草:比草地更绿。
汲泉:打水。
养之:滋养它们。
幽人:隐士。
翻译
眼前只见山脊,小路隐藏在桑麻丛中。
沿着山路,穿过炽热的火焰般的河水,那里是一片盛开的花朵。
满川的花儿和清泉都美极了,雨后初晴,泉水比草地更显翠绿。
汲取泉水灌溉花朵,花朵永不凋零,而花下的隐士却独自衰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山村风光图。"法云但见脊,细路埋桑麻"两句,通过对法云寺半隐半露的描述,以及道路被野草所覆盖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远离尘世、幽深静谧的地方。接下来的"扶舆度焰水,窈窕一川花"则透露出诗人在炎热夏季,乘坐轿子通过波光粼粼的河流,抵达了一片隐秘而美丽的溪谷之中。

"一川花好泉亦好,初晴涨绿深于草"更是对这片山水景致的赞叹。诗人欣赏着清澈的溪流和盛开的花朵,以及初夏晴朗天气下,植物生长更加繁茂的情景。

最后两句"汲泉养之花不老,花底幽人自衰槁"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中水源滋润下的生命力和持久美丽的赞美,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自己在这宁静环境中的情感体验,那就是在花丛中隐藏起来,忘却世俗烦恼,自得其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景描写和深远的情感寄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安详。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送曹守司直二首·其二

已满葵丘戍,民犹借一年。

何曾拔薤本,亦不用蒲鞭。

羡帑留修泮,公厨少起烟。

今无采诗者,付与后人传。

(0)

送真西山再镇温陵

父老香花夹路催,朱幡那忍更徘徊。

弓张至此尤宜弛,珠去安知不复回。

海上有艘堪致粟,洛中无篚胜生财。

泉人毕竟修何福,消得西山两度来。

(0)

送张应斗还番昜

蕉荔漫山雾雨繁,虬须客子悔南辕。

久留闽囝谁堪语,却忆番君可与言。

豪杰虽穷留气在,圣贤不死有书存。

归时洗换征衣了,拣个深山紧闭门。

(0)

送广东宪

疏屡循墙诏屡催,绣衣安得更徘徊。

直从象窟埋轮去,曾向龙墀折槛来。

度岭尊尧心未已,登台叫舜首频回。

遥知行橐无南物,驿使归时且寄梅。

(0)

虎暴二首·其二

噬至饱而止,出为饥所驱。

东邻栈失羖,西舍厩亡驹。

浪说裴旻射,难施抱朴符。

雌雄已堪畏,况挟小于菟。

(0)

林卿见访食槟榔而醉明日示诗次韵一首

壮于蒳子大于榛,咀嚼全胜曲糵春。

俚俗相传祛瘴厉,方书或谓健脾神。

素知鲸量安能醉,但取鸡心未必真。

一笑何妨玉山倒,贫家幸自有苔茵。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