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于蒳子大于榛,咀嚼全胜曲糵春。
俚俗相传祛瘴厉,方书或谓健脾神。
素知鲸量安能醉,但取鸡心未必真。
一笑何妨玉山倒,贫家幸自有苔茵。
壮于蒳子大于榛,咀嚼全胜曲糵春。
俚俗相传祛瘴厉,方书或谓健脾神。
素知鲸量安能醉,但取鸡心未必真。
一笑何妨玉山倒,贫家幸自有苔茵。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描绘了他与友人林卿见共同品尝槟榔并饮酒至醉后第二日所作,借此表达了对友情和生活乐趣的赞美。
从诗中“壮于蒳子大于榛,咀嚼全胜曲糵春”可以看出诗人对于食物的享受和满足,通过形容槟榔的大小和味道,表现了对这份美好生活情趣的珍视。
接下来的“俚俗相传祛瘴厉,方书或谓健脾神”则是说到民间流传的食物疗效,其中提及槟榔可能带来的一些健康益处,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于饮食疗法的普遍认知。
“素知鲸量安能醉,但取鸡心未必真”这两句则是诗人自述,表明自己虽然知道一些传说中的美酒佳肴,但真正能让他感到醉意的却可能只是平常的食物,如鸡心。这里流露出诗人对生活中简单乐趣的珍惜和满足。
最后,“一笑何妨玉山倒,贫家幸自有苔茵”则是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易与困顿时,也能够保持乐观态度的一笑泯然。他虽然身处贫寒之境,但仍旧感到庆幸,因为他拥有自己的小小庭院和一些微不足道的植物。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饮食生活的小确幸表达了诗人对于日常美好、友情以及生命本真享受的热爱与珍视。
轻絺点汗霏香雨。榴阴嫩蟾初五。
罢澡煎兰,余蒸解粽,犹为湘魂凄楚。调初缮虎。
甚续命丝长,五花披缕。
浅醉能狂,老怀依旧几重午。
年来人事尽改,尽逢时念往,雨今云古。
佩荐囊香,风零笥扇,独耐回肠裁句。微闻曲度。
怕笛怨家遥,落梅吹处。待忏烦襟,暮来敲寺鼓。
梦断湘皋迷翠浦。溯垂杨、玉骢谁驻。
西楼贳酒,章台步月,记题襟新句。
十载恰归来,忆人面、桃花何去。
当年燕子,重寻旧巢,嗟门巷,认无处。
恁念远,更自苦。忍凝思、过墙秋树。
青衫泪影,黄昏露下,讶邻娃腰鼓。
一点映疏灯,犹怀想、小窗听雨。
风流乍展,才华未老,閒情漫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