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怀武原古迹二十六首·其十八杨宣慰妆楼》
《咏怀武原古迹二十六首·其十八杨宣慰妆楼》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画阁青山宣慰家,曾将金屋贮名花。

朱楼吐月开妆镜,红袖翻风驻彩霞。

乐府旗亭银落索,姬人宫粉玉钩斜。

舞台歌榭今何处,澉水荒城只暮鸦。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杨宣慰的古代人物的妆楼,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生活的奢华与雅致。首句“画阁青山宣慰家”以“画阁”和“青山”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静谧高雅的氛围,暗示了杨宣慰居住环境的优美与主人身份的尊贵。

接着,“曾将金屋贮名花”一句,运用了汉武帝金屋藏娇的典故,巧妙地将杨宣慰与历史上的帝王相联系,进一步凸显其生活中的奢华与品位。随后,“朱楼吐月开妆镜,红袖翻风驻彩霞”两句,通过“朱楼”、“吐月”、“妆镜”、“红袖”、“翻风”、“驻彩霞”等意象,生动描绘了妆楼内外的景象,既展现了建筑的华丽,也体现了主人生活的精致与浪漫。

“乐府旗亭银落索,姬人宫粉玉钩斜”则进一步展示了妆楼中音乐与女性的元素,乐府的演奏、旗亭的装饰、姬人的装扮,以及“银落索”、“宫粉”、“玉钩斜”的细节描写,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艺术气息与情感交流的空间。

最后,“舞台歌榭今何处,澉水荒城只暮鸦”两句,以反问的形式引出对过去繁华景象的追忆与对当前荒凉景象的感慨,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深沉思考。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诗人不仅展现了对历史的回顾,也寄托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充满艺术与情感的妆楼形象,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别聪道人归缙云

二年假守栝苍城,郡榻唯师即送迎。

捣药几怜春漏永,调琴长待夜蟾生。

心猿已伏都无念,海鸟相逢自不惊。

送别秋郊岂成恨,白云青嶂是归程。

(0)

月下笛

万里孤云,清游渐远,故人何处。

寒窗梦里,犹记经行旧时路。

连昌约略无多柳,第一是、难听夜雨。

谩惊回凄悄,相看烛影,拥衾谁语。张绪。归何暮。

半零落,依依断桥鸥鹭。天涯倦旅。此时心事良苦。

只愁重洒西州泪,问杜曲、人家在否。

恐翠袖、正天寒,犹倚梅花那树。

(0)

梅花

潇洒石池边,清标出自然。

东风零乱后,蜕甲玉蜿蜒。

(0)

缘识·其五十二

从小莫颠謏,长大始成人。

经史须勤学,然可待尊亲。

勿谈他己短,但秪自脩身。

所作行慈善,见者生钦羡。

好事审还听,憎爱去贪恋。

我即说分明,诫逸绝骄矜。

孺子受天荫,不织不蚕耕。

愿尔多聪悟,考顺于君父。

逆耳必从之,少欲减嗔怒。

谨守作童儿,缘是正愚痴。

重贵在心知,认取世间为。

(0)

登彭城楼

项王台上白云秋,亚夫坟前草树稠。

山色不随人事改,水声长近戍城流。

空馀夜月龙神庙,无复春风燕子楼。

楚汉兴亡俱土壤,不须怀古重夷犹。

(0)

秋霁

虹雨才收,正抱叶残蝉,渐老云木。

银汉飞星,玉壶零露,万里素秋如沐。倚颦抱独。

盼娇曾记郎心目。向艳歌偏爱,赋情多处寄衷曲。

凄凉漫有,旧月阑干,夜凉无因,重照颓玉。

扇纨收、鸾孤蠹损,一番愁绪黯相触。

回首寒云空雁足。

露井零乱,已是负了桐阴,可堪轻误,满篱种菊。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