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朔风吹暗沙,蛟龙卷起喷成花。
花飞万里夺晓月,白石烂堆愁女娲。
大明广庭踏朝驾,雉尾不扫黏宫靴。
宫中才人承圣颜,捧觞称寿呼南山。
三公免责百姓喜,斗酒十千谁复悭。
三日朔风吹暗沙,蛟龙卷起喷成花。
花飞万里夺晓月,白石烂堆愁女娲。
大明广庭踏朝驾,雉尾不扫黏宫靴。
宫中才人承圣颜,捧觞称寿呼南山。
三公免责百姓喜,斗酒十千谁复悭。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风雪景象,以及由此带来的节日气氛。首句“三日朔风吹暗沙”展现了连日寒风吹过沙漠的场景,暗含冬日的肃杀。次句“蛟龙卷起喷成花”运用比喻,形容雪花纷飞如同蛟龙翻腾,化作美丽的雪花之花,形象生动。
“花飞万里夺晓月”进一步描绘雪势盛大,遮蔽了清晨的月光,给人以壮丽的视觉冲击。接下来,“白石烂堆愁女娲”借用了神话中的补天神话,暗示雪厚如山,连女娲补天的石头也被覆盖,增添了神秘和忧郁的色彩。
“大明广庭踏朝驾”切换到皇宫的场景,描述皇帝出行的盛大场面,雪花飘落在华丽的车驾上。“雉尾不扫黏宫靴”则细致入微地描绘了雪花粘附在官员服饰上的情景,显示出雪的厚重。
“宫中才人承圣颜,捧觞称寿呼南山”写宫中才人为皇帝祝寿的欢乐气氛,南山在此可能象征长寿,表达了对皇上的美好祝愿。最后两句“三公免责百姓喜,斗酒十千谁复悭”揭示了这场雪带来的实际益处,即减轻了旱情,百姓欢欣鼓舞,就连珍贵的美酒也变得不再吝啬。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雪为线索,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冬日雪景的壮观与节日的喜庆,同时也寓含了对民生的关注和对皇恩的歌颂。
曾过灵隐江边寺,独宿东楼看海门。
潮色银河铺碧落,日光金柱出红盆。
不妨公事资高卧,无限诗情要细论。
若访郡人徐孺子,应须骑马到沙村。
江上见僧谁是了,修斋补衲日劳身。
未胜渔父闲垂钓,独背斜阳不采人。
纵有风波犹得睡,总无蓑笠始为贫。
瓦瓶盛酒瓷瓯酌,荻浦芦湾是要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