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灵山水阁贻钓者》
《登灵山水阁贻钓者》全文
唐 / 杜荀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江上见僧谁是了,修斋补衲日劳身。

未胜渔父闲垂钓,独背斜阳不采人。

纵有风波犹得睡,总无蓑笠始为贫。

瓦瓶盛酒瓷瓯酌,荻浦芦湾是要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ēnglíngshānshuǐdiàozhě
táng / xún

jiāngshàngjiànsēngshuíshìlexiūzhāiláoshēn
wèishèngxiánchuídiào

bèixiéyángcǎirén
zòngyǒufēngyóushuìzǒngsuōshǐwèipín

píngshèngjiǔōuzhuówānshìyàojīn

翻译
在江上遇见和尚,不知他是何方神圣,每日修行斋戒缝补衣物,身心疲惫。
相比之下,渔夫悠闲地垂钓,独自面对夕阳,不需劳作以求生计。
即使风浪再大,他也能安然入睡,因为没有蓑衣斗笠,就证明他贫穷无依。
他用瓦罐装酒,用小瓷杯斟饮,生活简朴,而江边的荻浦芦湾对他来说却是重要的渡口。
鉴赏

诗中描绘了一位僧人在江上劳作的景象,修补衣衫的勤勉形态,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渔父悠闲地垂钓,显示出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独背斜阳不采人"一句,既可理解为僧人独自面向晚阳,无需他人帮助,也可能暗示其孤独与被忽略的状态。

"纵有风波犹得睡"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即便是在波涛汹涌的环境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紧接着,"总无蓑笠始为贫"则是说直到没有了蓑笠(一种穷人用的头巾)才感觉到贫穷,这里的“贫”字有深意,或许不仅指物质上的贫困,也包括精神层面的孤独和被遗忘。

最后两句"瓦瓶盛酒瓷瓯酌,荻浦芦湾是要津"则描写了诗人自己或是对某种生活状态的向往。瓦瓶盛酒,瓷瓯酌,是一种简朴而自在的饮酒方式;"荻浦芦湾是要津"则可能指向一个隐秘而重要的渡口,或许象征着心灵的港湾。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不同生活境遇的观察和内心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境。

作者介绍
杜荀鹤

杜荀鹤
朝代:唐   字:彦之   号:九华山人   籍贯: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   生辰:846~904

杜荀鹤(约846—约906),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省石台县)人。他出身寒微,中年始中进士,仍未授官,乃返乡闲居。曾以诗颂朱温,后朱温取唐建梁,任以翰林学士,知制诰,故入《梁书》(按应作《五代史记》;《梁书》主要记述了南朝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502—557年)五十余年的史事。)。
猜你喜欢

荅李于鳞

鹊湖春雨暗青山,流水桃花相对閒。

共道闭门无外事,不知清泪落人间。

(0)

戏为眼罩作一绝

短短一尺绢,占断长安色。

如何眼底人,对面不相识。

(0)

咏物体六十六首·其四十五橘

曾因骚客称嘉树,从此芳名筐篚间。

淮浦孤踪一水隔,洞庭千颗两峰殷。

烟霞自与长生液,霜霰翻朱渐老颜。

棋局便须相伴住,未烦尘世访商山。

(0)

周银台汝学携酒净海寺贻诗见赠时余适有太仆之除落句云云遂成答谢

江头初驻木兰舟,谁解携琴载榼游。

三国声华公瑾早,六朝风物秣陵秋。

诗成古刹寒堪失,酒尽长干暝欲愁。

纵有除书君莫怪,马曹元自属王猷。

(0)

送鸿胪侄孙赴官

何言垂白始为郎,十上公车意未央。

入洛风流追小阮,过江门第数诸王。

传呼曙应金鸡唱,立仗春分玉笋行。

况是朝端多父客,到厅丞相为施床。

(0)

肖甫中丞拟八月见过近九日始达吾州贻诗有黄花孟嘉句聊此奉和

八月遥闻使者槎,过期霜色近寒花。

自云卤簿江州守,偏识柴桑处士家。

旧事数从杯底得,壮心时傍句中加。

君知布帽应难堕,莫以风流嗣孟嘉。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