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尺绢,占断长安色。
如何眼底人,对面不相识。
短短一尺绢,占断长安色。
如何眼底人,对面不相识。
这首诗名为《戏为眼罩作一绝》,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诗中以“眼罩”为载体,巧妙地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讽刺与思考。
“短短一尺绢,占断长安色。”开篇以“一尺绢”比喻眼罩,虽小却能“占断长安色”,即在长安城中独树一帜,引人注目。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眼罩的独特魅力和影响力。
“如何眼底人,对面不相识。”后两句则转向对人的观察与思考。在眼罩的遮挡下,人们面对面却彼此不认识,暗示了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因某种原因而产生的隔阂与疏离。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人际关系的冷漠与疏远。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既赞美了眼罩的别致与独特,又深刻揭示了社会现象背后的人性与情感的复杂性。王世贞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寓言式的表达,展现了他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对社会问题的敏锐洞察。
懊恼平生,奈天赋、恩情太薄。
二三岁、看伊受尽,眼尖眉角。
记得当初低耳畔,是谁先有于飞约。
惟到今、刬地误盟言,还先恶。天眼见,人难托。
天易感,人难吒。人心险,天又怎生捉摸。
莫问傍人非与是,手儿但把心儿托。
便不成、厮守许多时,乾休却。
夕阳低尽,望楚天空阔,稀星帘幕。
暮霭横江烟万缕,照水参差楼阁。
两两三三,楼前归鹭,飞过栏干角。
霜风何事,绕檐吹动寂寞。
消散我已忘机,而今百念,灰了心头火。
对酒当歌浑冷淡,一任他懑嗔恶。
松竹园林,柳梧庭院,自有人间乐。
闲云休问,去来本是无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