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吴非熊同梁伯静过访山斋分得里字》
《吴非熊同梁伯静过访山斋分得里字》全文
明 / 李之世   形式: 古风

柴门日夕扃,委巷谢尘轨。

自非素心人,寻幽曷至此。

晤言无俗韵,酬对绝繁礼。

间庭纵遐玩,班坐周苔戺。

山厨任简率,狼藉置杯匕。

香脆剪秋莼,寒日剖霜柿。

颓阳下夕阴,茶烟在竹里。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中,与友人吴非熊和梁伯静来访的情景。诗中通过“柴门日夕扃”、“委巷谢尘轨”等句,展现了诗人远离尘嚣、独居山林的生活状态。接着,“自非素心人,寻幽曷至此”,表达了只有志趣相投的朋友才能共赏幽静之美的意境。

“晤言无俗韵,酬对绝繁礼”描绘了交谈时的轻松自然,没有世俗的拘束和繁复的礼仪,体现了朋友间的真诚与和谐。“间庭纵遐玩,班坐周苔戺”则描述了两人在庭院中自由自在地游玩,四周是长满青苔的石阶,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氛围。

“山厨任简率,狼藉置杯匕”写出了山中小厨的随意与自然,杯盘狼藉却别有一番风味。“香脆剪秋莼,寒日剖霜柿”则通过具体的食物描写,展现了季节的更替与生活的质朴美好。最后,“颓阳下夕阴,茶烟在竹里”以夕阳西下、茶香弥漫竹林的画面收尾,既渲染了时间的流逝,又增添了诗的意境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山中闲适自在的生活场景,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体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

作者介绍

李之世
朝代:明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猜你喜欢

清狱

下车泣囚心,千载生生意。

顾兹缧绁场,惨烈魂为悸。

旱魃煽炎威,能无冤气积。

斋沐虔以清,涤扫周为视。

爰筑好生房,庶广犴狴嗣。

入狱疫自除,生子吴为字。

善气满悭囊,慈航渡法地。

虐吏何为者,竞以杀为媚。

(0)

浪淘沙

径曲石阑空。窗户玲珑。试香池馆费春工。

吹落梅花残照里,扑面东风。点屧响弓弓。

懒去移蓬。湖光只隔一楼红。

却被青山浓笑我,枉作吴侬。

(0)

水调歌头.八夕

今夕复何夕,鹊驾已难留。

盈盈一水相望,空际碧云流。

携得轻纨小扇,坐向冷萤光里,人意淡于秋。

襟袂极潇洒,风露浣清愁。倚银床,荐冰簟,熨罗裯。

不妨夜深低语,笑问女和牛。

难道仙家眷属,也似人生离合,隔岁一绸缪。

终古此河汉,别恨总悠悠。

(0)

御街行.燕京元夜

华灯看罢移香屧。正御陌、游尘绝。

素裳粉袂玉为容,人月都无分别。

丹楼云澹,金门霜冷,纤手摩娑怯。

三桥宛转淩波蹑。敛翠黛、低回说。

年年长向凤城游,曾望蕊珠宫阙。

茫茫咫尺,眼前千里,况是明年月。

(0)

山居杂咏

随分栖迟十亩宫,此身幸喜免飘蓬。

醉醒久已闻渔父,得失终期学塞翁。

肯使壮心惭刻鹄,漫将清兴托雕虫。

世机祇觉从兹息,坐对秋山落照红。

茅檐习静坐高春,仗酒浇平磊块胸。

终日守株宁待兔,三年学技笑屠龙。

閒愁似草经霜减,野兴如花著雨浓。

试上山头寻故事,读书台畔暮云封。

(0)

首夏诸客见过山房次项丈秋子韵

从教庭草翠如葱,闭户惟依一亩宫。

池水乍添鱼意乐,林深未密鸟声通。

茶烟著竹成轻霭,琴响和云入远空。

喜得联翩词客至,好追莲社结山中。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