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分栖迟十亩宫,此身幸喜免飘蓬。
醉醒久已闻渔父,得失终期学塞翁。
肯使壮心惭刻鹄,漫将清兴托雕虫。
世机祇觉从兹息,坐对秋山落照红。
茅檐习静坐高春,仗酒浇平磊块胸。
终日守株宁待兔,三年学技笑屠龙。
閒愁似草经霜减,野兴如花著雨浓。
试上山头寻故事,读书台畔暮云封。
随分栖迟十亩宫,此身幸喜免飘蓬。
醉醒久已闻渔父,得失终期学塞翁。
肯使壮心惭刻鹄,漫将清兴托雕虫。
世机祇觉从兹息,坐对秋山落照红。
茅檐习静坐高春,仗酒浇平磊块胸。
终日守株宁待兔,三年学技笑屠龙。
閒愁似草经霜减,野兴如花著雨浓。
试上山头寻故事,读书台畔暮云封。
这首清代诗人王毓的《山居杂咏》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闲适与淡泊。首联“随分栖迟十亩宫,此身幸喜免飘蓬”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感觉自己像飘零的蓬草一样安定下来。颔联“醉醒久已闻渔父,得失终期学塞翁”借用渔父和塞翁的典故,传递出看淡人生得失,以渔夫般的豁达面对生活起伏的态度。
颈联“肯使壮心惭刻鹄,漫将清兴托雕虫”表明诗人不以雕琢文字为耻,而是以之寄托清雅的兴致,显示出其文学创作的志向。尾联“世机祇觉从兹息,坐对秋山落照红”写诗人享受着山居的宁静,欣赏着夕阳映照下的秋山,流露出对纷繁世事的超脱。
整首诗通过写景抒怀,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以及对文学创作的热爱,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之情。
连墙老居士,淡味等僧粥。
日出吸苍凉,日入拥残烛。
舂枕饱惊涛,缘空意仍蹙。
夙种哀乐深,大千震微触。
蒙庄齐是非,骀荡返不复。
不如守一者,硁硁转自足。
三年结邻居,微许同归宿。
繫马终一驰,冰坚反成燠。
八表极萧寥,何寄偿幽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