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临流水上,地接古城隈。
日永檐楹静,春深锦绣开。
鸥随清漾远,风杂乱香来。
怀咏北山檄,招邀翠作堆。
亭临流水上,地接古城隈。
日永檐楹静,春深锦绣开。
鸥随清漾远,风杂乱香来。
怀咏北山檄,招邀翠作堆。
这是一首描绘山水景色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情感体验。
"亭临流水上,地接古城隈。" 这两句设定了场景,描述了一处坐落在溪流之上的亭子,与古老的城墙相连,营造出一种悠久而宁静的氛围。
"日永檐楹静,春深锦绣开。" 这里通过对阳光与建筑的描写,传达了时间的缓慢流逝和季节的转换,檐楹(屋檐和柱间的空间)在悠长的阳光下显得格外宁静,而春天的景色则如同锦绣一般丰富多彩。
"鸥随清漾远,风杂乱香来。" 这两句则是对环境中生物与自然现象的细腻描写,水鸟(鸥)在清澈的小溪中自由穿梭,而风中夹带着花草的芬芳,增加了诗中的生动感。
"怀咏北山檄,招邀翠作堆。"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情怀念,以及想要将这些美好聚集起来的心愿。“怀咏”意味着诗人在心中回味着那北山的美丽,“招邀翠作堆”则是希望把那些绿色的风景聚积成一片。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以及他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之情。
亭宇凭虚空,结构出妙境。
攀援藉葛藟,毫末凌光景。
豁达四天通,夷犹双目骋。
云生当正襟,风起吹方领。
泉脉散千峰,湖波澄万顷。
烟霏自开敛,鱼鸟各翔泳。
即事天机深,忘言外物屏。
始知世上日,不比山中永。
游宴地。十年短梦愁记。
荒岩片石掩幽扃,乱云四起。
只今乾道几人知,茫茫沈恨天际。看山厌筇倦倚。
玉骢柳底谁系。春城一角戍旗空,但馀废垒。
似闻朝士半贞元,欢情东付流水。
遁栖老我海上市。抚危阑、何处乡里。
顾影却羞人世。剩长歌当哭,穷途悽对。
空吊残灰溪藤里。
渐觉秋宵永。悄无人,霜纨在手,短檠孤映。
一点凉蟾分素照,可奈更残漏紧。
况明夜、阴晴难定。
记得朱阑春树底,看飞鸦、乱啄浮云影。
沈恨杳,梦犹省。浪游未减江湖兴。
共轻鸥,随潮去住,雨蓑烟艇。
双鬓逢人低不惯,谩趁杯醪醉醒。
笑皮骨,如今空剩。
黄鹄矶边山亦好,只无缘、长向江头凭。
松菊在,羡陶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