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径缭池,晚烟霁、竞喧归鹭。
渐客舍凄清,疏柳曳风尚绿。
拒霜数点,似苣火、高低穿屋。
待半弦月上,放脱钩帘湘竹。
乱叶敲窗,飞霜侵夜,顿异凉燠。
试鸳枕重寻,忘了怨歌恨曲。巫云摇漾,暂酣心目。
幽梦回,依旧拥衾人独。
莎径缭池,晚烟霁、竞喧归鹭。
渐客舍凄清,疏柳曳风尚绿。
拒霜数点,似苣火、高低穿屋。
待半弦月上,放脱钩帘湘竹。
乱叶敲窗,飞霜侵夜,顿异凉燠。
试鸳枕重寻,忘了怨歌恨曲。巫云摇漾,暂酣心目。
幽梦回,依旧拥衾人独。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画面,诗人漫步在莎草小径旁的池塘边,晚烟消散,归巢的白鹭纷纷喧闹着归去。周围的环境显得有些凄清,稀疏的柳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绿色依然盎然。几朵菊花(拒霜)点缀其间,如同闪烁的灯火,高低错落,穿过屋檐,增添了秋日的静谧与诗意。
随着月亮升至半圆,诗人放下窗帘,让湘竹编织的半透明帘幕透出月光,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夜晚,窗外的落叶敲击窗户,寒霜悄然而至,让人感受到季节的转换,从白天的温暖转为夜晚的清凉。诗人试图通过鸳鸯枕重温旧梦,暂时忘却心中的愁绪和哀歌。
词中融入了巫山云雾的意象,仿佛能暂时麻醉心灵,让人心神陶醉。然而,梦醒后,诗人发现自己依然独自拥衾,那份孤独感并未因此而消减,反而更显深沉。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霜降时节气候变化的感触,以及由此引发的客居他乡的思乡之情。
今日起差晚,持课几到午。
饥饱虽难医,荤酒且入务。
脱粟快一饭,白眼视寰宇。
固知等浮沉,要在极纤缕。
聒耳林鸠嘷,举头梁燕乳。
我亦尽轮回,何必高下数。
缅怀故山中,泉石漱深坞。
万壑响松风,千岩澄月露。
胡为不归去,乃与朱墨侣。
只记入门时,未有还家路。
我生讵应尔,炳炳莫我顾。
彼心岂易同,吾首莫易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