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舟次白沙》
《舟次白沙》全文
宋 / 王庭圭   形式: 古风

朝发螺浦湄,暮宿白沙口。

初为夜行计,有物应掣肘。

山云四面起,风涛半江吼。

落帆危石矶,就枕不敢久。

林深鸣鹤鹊,村远闻鸡狗。

梦觉知月明,破篷见牛斗。

起视天色清,解缆欲放溜。

浪头聒天响,掀簸入我牖。

蒲帆未及张,篙师复回首。

渡头有古祠,壁画杂怪丑。

舟人相与言,劝我酬神酒。

出处本细事,阴晴亦常有。

我固不问天,岂问土木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从螺浦湄出发,至白沙口的旅程中所见所感。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

首句“朝发螺浦湄,暮宿白沙口”点明了行程的起点与终点,表达了旅程的开始与结束。接着,“初为夜行计,有物应掣肘”暗示了旅途中的困难与挑战,预示着接下来将有一番波折。

“山云四面起,风涛半江吼”描绘了夜晚航行时的壮丽景象,山云翻滚,风涛怒吼,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壮阔的氛围。“落帆危石矶,就枕不敢久”则表现了诗人面对险境时的谨慎与不安。

“林深鸣鹤鹊,村远闻鸡狗”通过自然界的生物活动,展现了旅途中的宁静与生机。“梦觉知月明,破篷见牛斗”则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内心的平静。

“起视天色清,解缆欲放溜”展现了诗人清晨醒来,准备继续前行的场景。“浪头聒天响,掀簸入我牖”描绘了航行中的颠簸与喧嚣,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蒲帆未及张,篙师复回首”则体现了船工之间的默契与合作。

最后,“渡头有古祠,壁画杂怪丑。舟人相与言,劝我酬神酒”描述了途经古祠时的情景,通过与船人的对话,表达了对神灵的敬畏与祈求。“出处本细事,阴晴亦常有”则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认为世事无常,顺其自然。“我固不问天,岂问土木偶”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淡然态度,认为不应过分依赖外在的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旅途中的自然景观、内心情感以及与人交往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命运的淡然态度,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王庭圭
朝代:宋

(1080—1172)宋吉州安福人,字民瞻,号卢溪。徽宗政和八年进士。为茶陵丞,有能政。高宗绍兴中,胡铨上疏乞斩秦桧等,谪新州,庭圭独以诗送行。绍兴十九年,坐讪谤编管辰州。桧死,许自便。孝宗即位,除国子监主簿。乾道中除直敷文阁。博学兼通,工诗,尤精于《易》。有《卢溪集》、《易解》、《沧海遗珠》等。
猜你喜欢

和段学士南亭春日对雨

晨飞晚未休,兰阁客吟愁。

萧飒柳边挂,萦纡花底流。

声繁乍离籁,洒急不成沤。

经夕江湖思,烟波一钓舟。

(0)

孤雁

孤雁暮飞急,萧萧天地秋。

关河正黄叶,消息断青楼。

湘渚烟波远,骊山风雨愁。

此时万里道,魂梦绕沧洲。

(0)

陆著作挽歌·其四

金堂策令名,仙掖居清位。

鸣玉朝双阙,垂缨游两地。

朝夕既论思,春秋仍书事。

何言鲁声伯,忽下琼珠泪。

(0)

朝邑蔡主簿期不会二首·其二

日入清风至,知君在西偏。

车舆既成列,宾仆复能贤。

迢递下墟坂,逍遥看井田。

苍山起暮雨,极浦浮长烟。

服义大如志,交欢数尽年。

宁言十馀里,不见空来还。

(0)

贻宋评事

河阳城里谢城中,入曳长裾出佩铜。

燕国金台无别客,陶家柳下有清风。

数踪篆隶书新得,一灶屯蒙火细红。

时说三吴欲归处,绿波洲渚紫蒲丛。

(0)

柘枝

柘枝初出鼓声招,花钿罗衫耸细腰。

移步锦靴空绰约,迎风绣帽动飘飖。

亚身踏节鸾形转,背面羞人凤影娇。

祗恐相公看未足,便随风雨上青霄。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