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孤雁》
《孤雁》全文
唐 / 储嗣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孤雁暮飞急,萧萧天地秋。

关河正黄叶,消息断青楼。

湘渚烟波远,骊山风雨愁。

此时万里道,魂梦绕沧洲。

(0)
翻译
一只孤雁黄昏时飞得匆忙,天地间秋意萧瑟。
边关河畔满是飘落的黄叶,青楼中的消息也已中断。
湘江上的雾气弥漫,远方的骊山风雨交加让人忧愁。
此刻身处万里之外,心魂梦牵萦着那苍茫的水洲。
注释
孤雁:独自飞翔的大雁。
暮飞:黄昏时分飞翔。
萧萧:形容秋风声或草木摇曳声。
天地秋:秋天的广阔天地。
关河:边关河流。
黄叶:秋天落叶。
消息断:音信不通。
青楼:古代指女子居所,此处可能象征远方的亲人。
湘渚:湘江的小洲。
烟波:雾气笼罩的水面。
骊山:古代中国的一座名山,这里泛指远方。
风雨愁:风雨中的忧虑。
万里道:遥远的道路。
魂梦:梦境或灵魂。
沧洲:古代对水边荒凉之地的称呼,常寓指隐士居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萧瑟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孤独、思念和忧郁的情感。开篇“孤雁暮飞急”立即勾勒出一个寂静而又略带哀伤的画面,孤单的大雁在夕阳下匆忙飞行,似乎也被秋天的凉意所影响。

接下来,“萧萧天地秋”强化了这种氛围,萧萧之声象征着秋风的呼啸,使得整个宇宙都笼罩在一种萧瑟中。紧接着,“关河正黄叶”则是对景色的描绘,古老的关河两岸,树叶变黄,更增添了一份秋意。

“消息断青楼”一句,则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消息传递不再,仿佛连通外界的最后一线希望也断裂了,只剩下那座空寂的青楼。

“湘渚烟波远”转而描绘了一种空间上的遥远和视觉上的模糊,诗人心中的故乡之思似乎随着湘江和渚水的流淌,越发遥不可及。接着,“骊山风雨愁”则是对心境的进一步抒发,骊山在风雨中显得更加凄迷,愁绪之情也随之加深。

最后,“此时万里道,魂梦绕沧洲”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遥远故乡的无限思念。在这个时候,即便是万里长途,也无法阻挡诗人心中的渴望和梦境,这种情感纠葛在沧洲上空绕行,不肯离去。

作者介绍

储嗣宗
朝代:唐

储嗣宗,唐诗人。储光羲曾孙。润州延陵(今丹阳)人,郡望兖州(今属山东)。宣宗大中十三年(859)登进士第,曾任校书郎。到过北方边塞,有《随边使过五原》诗,与顾非熊、顾陶友善。崇仰王维,受王维、储光羲影响,善写山林幽景,多发尘外之思,缺乏社会内容。元辛文房谓其为诗“苦思梦索,所谓逐句留心,每字著意,悠然皆尘外之想”,并称颂其“片水明在野,万华深见人”,“蝉鸣月中树,风落客前花”等警句为“皆区区所当避舍者也”。但艺术成就远不及王、储。《全唐诗》录存其诗四十首,编为一卷。《全唐诗外编》补诗一首。《直斋书录解题》
猜你喜欢

赠吴生充二首·其一

季重方七才,子华侈八面。

承家得苗裔,甘守蓬藿贱。

世途尚豪侈,裘马互矜炫。

伊谁振大业,往往雠笔研。

翛然韦布中,嗒尔罢歆艳。

遁迹吴山阳,索居严陵岸。

千秋岂不劳,乐此琴书玩。

(0)

后采莲曲二首·其一

画舫青丝荡绿油,罗裙玉腕坐中流。

生来菡萏元同蒂,若个芙蓉不并头。

(0)

采莲曲四首·其二

侬棹湖心舟,郎来湖北岸。

笑指双鸳鸯,戏掷黄金弹。

(0)

公子行

新开平乐第,红妆簇画楼。

骅骝金作埒,鹦鹉玉为鞲。

汉宫鸣佩入,梁园挟弹游。

海棠花正发,选伎合梁州。

(0)

新乡城西昔送李学宪于鳞至此感怀·其二

望望崆峒倚赤霄,广成何日一相邀。

凤台月出谁同醉,独爱秦声听玉箫。

(0)

雪后同王希元登代州城楼·其一

登城眺夕阳,惨澹群山色。

何许最关心,愁云在西北。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