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堂高构岁寒巅,水秀山明隔市廛。
两岸柳风吹道骨,一溪梧月浸心天。
书堂高构岁寒巅,水秀山明隔市廛。
两岸柳风吹道骨,一溪梧月浸心天。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山水画卷,诗人在岁寒堂中书写,四周环境清幽而又宁静。"岁寒巅"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而"高构"则展示了书堂的宏伟与孤独。"水秀山明隔市廛"一句,通过对比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间繁华形成对照,突出了诗人逃离尘世、隐逸山林的心境。
"两岸柳风吹道骨"中的"道骨"指的是柳枝被风吹得纤细如骨,形象地描绘了初春时节的柳树。同时,这也可解作诗人的清廉操守和高洁品格。此句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在的情感世界。
"一溪梧月浸心天"则是对夜景的描绘,"梧月"即梧桐叶下的明月,"浸心天"则形容月光洒满心田。这里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也反映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澄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隐逸山林、超脱尘世的心境和情操。余瀚在这首诗中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捧檄去三铨,招招客叩船。
倦游惊密雪,离思著幺弦。
淮月开帆暝,京尘减绶鲜。
枳鸾非久息,刷羽伫来旋。
草远花明沟水头,同君此地并离愁。
盖馀瓮酒沈三赋,合作盘鲭厌五侯。
觉在他乡应有梦,信非吾土少登楼。
楚山不见西江远,莫反骚文剩驻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