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广汉黄仲秉即转运使治之东作亭扁以楚翠盖取杜陵所谓楚岫千峰翠者属客赋诗》
《广汉黄仲秉即转运使治之东作亭扁以楚翠盖取杜陵所谓楚岫千峰翠者属客赋诗》全文
宋 / 张栻   形式: 古风

维衡屹南荒,作镇自开辟。

蟠根结地厚,面势倚空碧。

陂陀数州境,高下相接迹。

麓山乃其趾,神秀固未极。

定王十里城,处处见山色。

知谁长在眼,嗟此尘中客。

观风君独暇,延纳到几席。

得句恍忘言,寄兴渺今昔。

自君之东来,民瘼极探索。

仁言彻九关,宁惧虎豹厄。

诹询遍南亩,民肥吾则瘠。

筑亭一舒啸,逮此百忧隙。

看山傥不愧,隐几亦聊适。

寄语后来者,此意当无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雄伟的山势和壮丽的自然景观。"维衡屹南荒,作镇自开辟"表明了作者面对的是一片广阔而又未被开发的土地,山脉如同巨人的臂膀,挺立在大地上。"蟠根结地厚,面势倚空碧"则形象地描绘了树木盘根错节,与地面融为一体,而山势则依靠着蔚蓝的天空。

诗人通过"陂陀数州境,高下相接迹"表达了对连绵不绝、层峦叠嶂山脉的赞美。"麓山乃其趾,神秀固未极"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些山脉的壮观和神奇之处。"定王十里城,处处见山色"中,作者提到了人造建筑与自然景观的融合,每一个角落都能见到山的影子。

接下来的"知谁长在眼,嗟此尘中客"表达了诗人对流逝时光和世事无常的感慨。"观风君独暇,延纳到几席"可能是在描绘某种场景,或是作者自己的心境,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

"得句恍忘言,寄兴渺今昔"则是诗人表达了对历史和现实的一种感悟,通过诗歌来寄托自己的情怀。"自君之东来,民瘼极探索"中,"君"可能指的是某位统治者或有权势的人物,而"民瘼"则是人民生活困苦的写照。

"仁言彻九关,宁惧虎豹厄"显示了对理想中的政治美好的向往,即便是在险恶的环境中,也希望能听到温暖人心的话语。"诹询遍南亩,民肥吾则瘠"则可能是对某种社会现象的反映,或者是诗人个人生活状态的一种写实。

最后两句"筑亭一舒啸,逮此百忧隙"和"看山傥不愧,隐几亦聊适"中,作者通过建造亭子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或许是对现状的不满或是不甘心中的某种寄托。"寄语后来者,此意当无斁"则是一种对未来者的叮咛和希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山水景观,抒发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政治理想以及个人情怀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张栻

张栻
朝代:宋   号:南轩   籍贯: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   生辰: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猜你喜欢

题兰

习习东风空谷春,等閒原不惹氛尘。

猗兰操后谁相识,祇有灵均是解人。

(0)

题画·其一

好是青春二月初,远山明靓绿阴疏。

幽禽啼后閒窗静,花影满楼人读书。

(0)

修理先君子茔墓

佳城凝山脉,长垣绕墓门。

鸠工劳相度,继绪赖儿孙。

候雁惊霜信,秋虫泣草根。

音容何处是,野树掩黄昏。

(0)

题画兰

细雨侵窗古砚凉,挥毫兰蕙满书堂。

素屏绕榻占清梦,墨沈临风散祖香。

阆苑有花春百亩,空山结佩楚三湘。

是谁臭味从吾好,入室同心两坐忘。

(0)

甓社湖感怀

片帆曾挂甓湖烟,五两风轻荡画船。

负笈有书空饱蠹,垂云无翼可摩天。

相如近日常多病,叔宝当时最少年。

细认遗踪何处是,半篙春水绿依然。

(0)

镫下菊影·其二

轩窗深锁绝风尘,菊对秋镫影倍真。

最是一枝斜更好,何人泼墨为传神。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