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霜悬大漠,列障并阴山。
秣马将军令,寒衣御府颁。
朔风枯塞草,秦月下萧关。
少妇劳秋梦,瓜期恐未还。
飞霜悬大漠,列障并阴山。
秣马将军令,寒衣御府颁。
朔风枯塞草,秦月下萧关。
少妇劳秋梦,瓜期恐未还。
这首《秋戍》描绘了边疆秋季的景象与戍边将士的生活状态,充满了浓厚的边塞诗风格。
首联“飞霜悬大漠,列障并阴山”以“飞霜”和“列障”为意象,生动地展现了边塞的寒冷与辽阔。大漠之上,霜雪飘扬,远处的山脉连绵不绝,仿佛屏障一般,将边塞与内地隔开,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壮阔的氛围。
颔联“秣马将军令,寒衣御府颁”则转入对戍边将士的描写。在严寒的季节里,将军下达命令,士兵们准备马匹,同时朝廷也发放了御寒衣物。这两句既体现了军事行动的紧张,也表现了朝廷对边防将士的关怀。
颈联“朔风枯塞草,秦月下萧关”进一步渲染了边塞的荒凉与凄清。朔风呼啸,吹得边塞的野草枯萎,月光洒在秦时的古道上,映照着萧关的轮廓,给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边塞的孤寂感。
尾联“少妇劳秋梦,瓜期恐未还”则从侧面反映了戍边将士的家国情怀。在远离家乡的边塞,少妇在秋夜中思念丈夫,担忧他的归期,表达了对亲人深深的挂念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边塞生活的真实面貌,既有壮丽的自然景观,也有深沉的人文关怀,是明代边塞诗中的佳作。
贵溪之山凌紫虚,一双彩凤山中居。
呼吸三气吞华腴,翱翔千仞超尘污。
从教沧海成丘墟,雄鸣雌应长康娱。
孕秀还生瑞世雏,九苞文彩春华敷。
朝阳碧梧千万株,春风满地阴扶疏。
凤雏高飞栖碧梧,长鸣喜听谐笙竽。
好音终始期不渝,唤回四海为唐虞。
双凤之心当益愉,遐龄应与乾坤俱。
望军都兮穹窿。雄关峙兮居庸。苍翠兮蒙茸。
纷苒苒兮凌风。城巍巍兮两山。临玉塞兮跨高寒。
车辚辚兮结驷,风萧萧兮木叶殷。淙悬崖兮珊珊。
恍鸣琴兮清弹。闻仙人兮昔降,遗玉枕兮不刊。
召韩生兮肃之,乃顾余兮一粲。
驾黄鹄兮高飞翔,薄层云兮入霄汉。
皇风畅兮八极。荡胡尘兮灭熄。
邀浮丘兮赋诗,歌四海兮宁一。
名家见说十年前,冠盖欣同锦绣筵。
帝里九重瞻汉阙,客乡千里乐尧天。
香浮磁瓮春倾醴,火热山庖晓斫鲜。
醉后谁传砂法秘,振衣欲去且留连。
昔卧香炉顶,□观山海图。
东游拟拂华盖云,下瞰弱水窥蓬壶。
天公有目,何不在天,世传寄在兹山颠。
两泓碧水涵霜镜,炯如双曈落天边。
天高听卑,视亦宜然。
云有十二清虚之洞府,珠宫贝阙不可睹。
灵风飒飒卷飞雨,危石深林人上苦。
盘涡转毂若雪山,青天际际响天鼓。
龙藏其中是耶非,但见神鱼作人舞。
慎勿戏之逢彼怒,顷刻滂沱泪下土。
前年南昌仙,邀我望山雪。
神宫玉女待我来,欲往从之路超越。
若人有仙骨,居与洞府邻。
双童耕云种瑶草,石田自熟无冬春。
卧处烟霞飞枕席,醉里山花落酒巾。
松风萝月朝复暮,坐见麻姑白发新。
我欲驾白鹿,共子攀云岑。
请天开两目,照我一片冰雪之清心。
但恐此目不司视,如星有箕斗,不可簸与斟。
且复临泽漱金碧,听我长歌金石音。
不然倒却池中水,酿作百斛之春酒,共君酣醉卧云林。
洪崖举手或相接,更结丹梯千万寻。
《寄题天目山房歌》【元·张羽】昔卧香炉顶,□观山海图。东游拟拂华盖云,下瞰弱水窥蓬壶。天公有目,何不在天,世传寄在兹山颠。两泓碧水涵霜镜,炯如双曈落天边。天高听卑,视亦宜然。云有十二清虚之洞府,珠宫贝阙不可睹。灵风飒飒卷飞雨,危石深林人上苦。盘涡转毂若雪山,青天际际响天鼓。龙藏其中是耶非,但见神鱼作人舞。慎勿戏之逢彼怒,顷刻滂沱泪下土。前年南昌仙,邀我望山雪。神宫玉女待我来,欲往从之路超越。若人有仙骨,居与洞府邻。双童耕云种瑶草,石田自熟无冬春。卧处烟霞飞枕席,醉里山花落酒巾。松风萝月朝复暮,坐见麻姑白发新。我欲驾白鹿,共子攀云岑。请天开两目,照我一片冰雪之清心。但恐此目不司视,如星有箕斗,不可簸与斟。且复临泽漱金碧,听我长歌金石音。不然倒却池中水,酿作百斛之春酒,共君酣醉卧云林。洪崖举手或相接,更结丹梯千万寻。
https://shici.929r.com/shici/mVFG7jy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