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传观省见稀,病身聊复借光辉。
莫嫌憔悴沈腰瘦,且喜间关秦璧归。
不是典来还酒债,亦非将去换蓑衣。
尘鱼甑釜时相阨,微汝谁能为解围。
儿女传观省见稀,病身聊复借光辉。
莫嫌憔悴沈腰瘦,且喜间关秦璧归。
不是典来还酒债,亦非将去换蓑衣。
尘鱼甑釜时相阨,微汝谁能为解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所作的《次韵虞子建见咍赎带作醮(其二)》。诗中描绘了主人公因病体而显得憔悴,却在偶然的机会下得到了他人的帮助,得以摆脱困境的情景。
首句“儿女传观省见稀”描绘了主人公因病体虚弱,连亲人都很少能见到他的情景,流露出一种孤独与寂寞之感。接着,“病身聊复借光辉”一句,通过“借光辉”这一比喻,表达了在病痛中的主人公渴望得到一丝温暖和希望的心情。
“莫嫌憔悴沈腰瘦,且喜间关秦璧归”两句,进一步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一方面,他不因自己的憔悴和身体的消瘦而感到遗憾,反而因为失而复得的珍贵物品——“秦璧”(可能象征着重要的物品或机会)回归而感到喜悦。这种情感的转变,体现了人在逆境中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感激。
接下来的“不是典来还酒债,亦非将去换蓑衣”两句,通过否定的方式,强调了这次帮助并非出于经济上的需要,而是出于对他人的关怀和慷慨。这进一步凸显了帮助者的高尚品质和主人公对这份善意的感激之情。
最后,“尘鱼甑釜时相阨,微汝谁能为解围”两句,以日常生活中的小物——“尘鱼”(可能象征着生活中的琐碎烦恼)和“甑釜”(炊具),形象地描绘了生活中常有的困难和困扰。同时,通过“微汝谁能为解围”的反问,表达了如果没有这位帮助者,自己将无法摆脱困境的现实情况,强调了这份帮助对于主人公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在逆境中人与人之间相互扶持、共渡难关的美好情谊,以及在困境中对希望与美好的执着追求。
朝游甘棠堤,夕游甘棠堤。
堤上夜来雨,秋风闻马嘶。
借问向何处,驾言南康去。
香炉生紫烟,五老欠延伫。
山中瀑布水,散为九江流。
江流二千里,还归东海头。
海中有鲤鱼,好寄平安字。
手把钓鳌竿,时时候书至。
朝望云在东,夕望云在西。
如何母与子,各在天一涯。
关中去家数千里,梦绕西湖一杯水。
回看天际白云飞,片片尽从东海起。
云近尚可望,云远思转深。
关山夜月三年笛,萱草春晖一寸心。
剑阁萦回接云栈,太白峨眉青在眼。
安得尔云化为五色衣,朝朝暮暮当庭闱。
朝朝暮暮当庭闱,不劳望云怀远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