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广州石门寺重送李尚赴朝时兼宗正卿》
《广州石门寺重送李尚赴朝时兼宗正卿》全文
唐 / 杨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象阙趋云陛,龙宫憩石门。

清铙犹启路,黄发重攀辕。

藻变朝天服,珠怀委地言。

那令蓬蒿客,兹席未离尊。

(0)
翻译
宫殿高耸直入云端,龙宫似在石门中歇息。
清脆的乐队引领前行,白发老者再次登上车驾。
官员们换上朝见天子的礼服,言语间满含忠诚和敬意。
怎能容许草野之人,不离开这宴席畅饮呢。
注释
象阙:宫殿的阙楼。
趋:走向。
云陛:高耸入云的宫殿阶梯。
龙宫:象征帝王的宫殿。
憩:休息。
石门:石制的大门。
清铙:清脆的军乐。
犹:仍然。
启路:引导道路。
黄发:指老年人,代指有威望的人。
攀辕:登上车驾。
藻变:更换华丽的朝服。
朝天服:朝见天子的礼服。
珠怀:言辞中充满珠玉般的智慧。
委地言:倾诉衷肠。
蓬蒿客:身份低微的人。
兹席:这次的宴席。
未离尊:还未离开酒杯。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杨衡的作品,描绘了送别时的情景。诗中“象阙趋云陛,龙宫憩石门”两句通过对雄伟建筑的描写,营造了一种仙境般的氛围,“象阙”指的是形似玉阙的宫殿,“龙宫”则是传说中龙所居之地,这里用来比喻宏伟的建筑。"趋云陛"和"憩石门"都在强调其超凡脱俗。

接下来的“清铜犹启路,黄发重攀辕”两句,则具体描绘了送别的情景。“清铜”可能指的是清脆的钟声,或是古代宫殿中使用的金属器物,“犹启路”则表明道路依旧,这里的“路”可以理解为送别之路。"黄发重攀辕"中的“黄发”通常指的是年老的人,这里可能暗示着诗人对友人的尊敬之情,"重攀辕"则是形容不忍离去的依依不舍。

第三、四句“藻变朝天服,珠怀委地言”中,“藻变朝天服”可能指的是随着时光的流转,服饰也在改变,这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送别的情感。"珠怀委地言"中的“珠怀”可能是指怀揣珍珠,以此比喻友情深重,而“委地言”则是在表达对朋友的话语铭记在心。

最后两句“那令蓬蒿客,兹席未离尊”,“那令蓬蒿客”中的“蓬蒿”形容草木丛生,这里可能是比喻远行的旅人。而“兹席未离尊”则表明诗人希望这次告别不会太久,朋友很快会再回来,“兹席”指的是当前的情况。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环境、行为和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送别时的不舍之情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作者介绍

杨衡
朝代:唐

[唐](约公元七六六年前后在世)字仲师,吴兴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代宗大历初年前后在世。天宝间,避地至江西,与符载、李群、李渤(全唐诗作符载、崔群、宋济。此从唐才子传)等同隐庐山,结草堂于五老峰下,号“山中四友”。日以琴酒相娱。衡工吟咏,尝吟罢自赏其作,抵掌大笑,长谣曰:“一一鹤声飞上天”。盖自谓其声韵响彻如此。有人盗其文登第,衡因诣阙,亦登第,见其人,盛怒曰:“一一鹤声飞上天,在否?其人答曰:“此句知兄最惜,不敢偷”。衡乃笑曰:“若是,犹可恕也”。官至大理评事。衡著有诗集一卷,《唐才子传》传于世。
猜你喜欢

句·其三

影外影为三等妄,梦中梦是两重虚。

(0)

避暑普净院

夭矫柏如龙,清幽閟一宫。

庭无御史雨,门有大王风。

今日名天下,群公坐此中。

阿戎相就语,历历见元丰。

(0)

卜算子

送我出东门,乍别长安道。

两岸垂杨锁暮烟,正是秋光老。

一曲古阳关,莫惜金尊倒。

君向潇湘我向秦,鱼雁何时到。

(0)

苏幕遮

遇荒年,每常见。就中今年,洪水皆淹遍。

父母分离无可恋。幸望豪民,救取庄家汉。

最堪伤,何忍见。古寺禅林,翻作悲田院。

日夜烧香频□□,祷告皇天,救护开方便。

(0)

熙宁祀皇地祇十二首·其八饮福用《禔安》

载登坛阼,载酌尊彝。牲酒嘉旨,福禄纯熙。

其福维何,万物咸宜。其禄维何,永承神禧。

(0)

绍兴朝日十首.初献升殿用《正安》

天宇四霁,嘉坛聿崇。肃祗严祀,登降有容。

仰瞻曜灵,位居其中。既安既妥,沛哉丰融。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