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巽公院五咏.净土堂》
《巽公院五咏.净土堂》全文
唐 / 柳宗元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结习自无始,沦溺穷苦源。

流形及兹世,始悟三空门。

华堂开净域,图像焕且繁。

清冷焚众香,微妙歌法言。

稽首愧导师,超遥谢尘昏。

(0)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作品,名为《巽公院五咏·净土堂》。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佛教修行与信仰之情的诗句。

“结习自无始,沦溺穷苦源。”这里的“结习”指的是心灵上的束缚和习惯,而“无始”则表示这些束缚是从很久远的过去就开始了。诗人通过这两句话表达了对世间痛苦深刻理解,并认识到这些痛苦的根源。

“流形及兹世,始悟三空门。”“流形”指的是生命的不断轮回,“兹世”则是现在这个世界。这里诗人说到了自己在现实世界中开始领悟佛教中的“三空”——即法空、愿空和真空,这是他对佛法的某种理解和体验。

“华堂开净域,图像焕且繁。”“华堂”可能指的是寺庙中的精致建筑,“净域”则是指心灵的清净之地。诗人通过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示了佛教寺院中庄严而美丽的环境,以及里面供奉的众多佛像。

“清冷焚众香,微妙歌法言。”这里的“清冷”可能是指寺庙中的宁静气氛,“焚众香”则是指烧香,这在佛教中是一种常见的仪式。诗人通过这些细节,传达了自己对于佛法修行中的一些感悟和体验。

“稽首愧导师,超遥谢尘昏。”“稽首”是古代一种表示尊敬的礼节,即双手合十放在头顶上,“导师”则是指引导自己修佛之路的老师。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自己的老师或精神导师的敬意和感激,同时也承认自己过去的无知和迷茫。

整首诗通过对净土、佛像、烧香等佛教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佛法的崇敬与信仰,以及他个人在修行过程中的某些体验和感悟。柳宗元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到的艺术造诣,在这首诗中成功地将内心世界与外在景象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净土的意境。

作者介绍
柳宗元

柳宗元
朝代:唐   字:子厚   籍贯: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   生辰:773年-819年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
猜你喜欢

癸酉春日偶成四首·其二

风光祇剩此,一径亦幽哉。

老树带花媚,春潮拥槛来。

不情常避客,多病为贪杯。

随意露华落,空庭缀绿苔。

(0)

早发阜城

平沙漠漠露皑皑,晓望青齐曙色开。

泰岱千寻排汉入,河流一带自天来。

东周胜迹原非旧,北海遗踪半欲颓。

见说尼山衣钵在,令人瞻对却徘徊。

(0)

海云坐雨·其二

孤窗念常静,境远自消愁。

几研足清对,忘言意亦幽。

(0)

雨后闻钟有怀海云诸净侣

雨气隔钟声,希微度夜城。

远听归寂寞,馀韵益分明。

漠漠秋空迥,凄凄商籁生。

因思人定后,萧寺一灯清。

(0)

送大牛山人之匡庐

一锡匡庐去,名山今始登。

深秋匹马岭,古寺大牛僧。

云际聆空梵,湖干礼塔灯。

参师惟此路,末法尔称能。

(0)

济宁悼仆十首·其九

坐起犹然错问名,狂飙倏逝寂无声。

莫愁泉路悭相识,好向西江逐队行。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