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雨后闻钟有怀海云诸净侣》
《雨后闻钟有怀海云诸净侣》全文
明 / 谢长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雨气隔钟声,希微度夜城。

远听归寂寞,馀韵益分明。

漠漠秋空迥,凄凄商籁生。

因思人定后,萧寺一灯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夜晚听到钟声的独特感受,充满了深邃的意境和淡淡的忧郁。

首句“雨气隔钟声”,以雨气与钟声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朦胧而遥远的氛围。雨气弥漫,遮挡了视线,却也模糊了现实与梦境的界限,使得钟声显得更加遥远而神秘。

“希微度夜城”中的“希微”二字,既形容了钟声的轻柔,又暗示了夜色的深沉,两者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寂寥的画面。在这样的夜晚,钟声仿佛穿越了整个城市,传递着某种不可言说的信息。

接着,“远听归寂寞,馀韵益分明”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而深远的感受。远处传来的声音,虽然归于寂静,但其余音却愈发清晰,似乎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故事,引人遐想。

“漠漠秋空迥,凄凄商籁生”两句,将画面拉向了更广阔的天空。秋空的辽阔与商籁(秋天的风声)的凄凉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悲凉而壮美的景象。这不仅仅是自然界的描述,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

最后,“因思人定后,萧寺一灯清”将思绪引向了更深的层面。在夜深人静之时,诗人想到了寺庙中的一盏孤灯,它静静地照亮着黑暗,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希望。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也蕴含了对精神寄托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雨后夜晚的独特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深邃思考。它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触及了人心深处的情感与哲理,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一种超越表象的深刻共鸣。

作者介绍

谢长文
朝代:明

谢长文(一五八八-?),字伯子,号花城。番禺人。明思宗崇祯四年(一六三一)贡生。素有文名,曾参与陈子壮所开南园诗社,又和黎遂球《黄牡丹诗》十章,名曰《南园花信诗》。八年(一六三五)任惠州府训导,历平远县、博罗县教谕。由教职升涢阳知县。广州拥立,授户部主事,历仕户部员外郎。明亡,不复出。晚年事释函是于雷峰,名今悟,字了閒。有《乙巳诗稿》、《雪航稿》、《秋水稿》、《谢伯子游草》。清李福泰修同治《番禺县志》卷一一、清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一有传。
猜你喜欢

答沈启南

天运有盈虚,人苦不自足。

已登九列阶,仍顾千钟禄。

黄鹄岂不高,中路将焉宿。

所以柴桑翁,无心适华屋。

瀚海辞风波,郊居梦花竹。

敛余百年身,及此未危辱。

愧君先机言,一纸百过读。

(0)

水石菖蒲为林孟和作

沧江之波不盈掬,小石棱层削寒玉。

晓露无声堕古苔,九节灵苗为谁绿。

兰桡去后汀渚空,濛濛疏雨吹烟丛。

回琴点瑟邈何许,风味泠然谁与同。

举世纷纷竞秾郁,此草弃置无人录。

粉署仙郎最爱之,写向茅斋伴幽独。

西风昨夜凉思多,门前俗客稀经过。

银笺翠管发佳兴,唤起叠山同作歌。

(0)

江郎即景

千丈巍峨势欲颠,午风闾井散晴烟。

何年醉卓山灵笔,写尽三秋雁影天。

(0)

下村烟树

孤村烟雨晓濛濛,树色苍茫隐映中。

一曲莺簧何处奏,绿杨枝上语春风。

(0)

乌栖曲

庭前有双树,夜半来乌栖。

感此已愁人,更闻乌夜啼。

记得郎行初种柳,树今已到胜巢牖。

绮窗半掩对栖乌,夜夜望郎肠欲枯。

金壶漏永将何如。

(0)

高邮阻风骑行至界首驿

策马湖堤上,来帆拂去鞍。

断楂依浦溆,衰柳映风湍。

轩冕追随易,庭闱致养难。

年年好秋色,多在异乡看。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