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枯槎无主名,才翁子晦各偷撑。
分明博望升天诉,不许人间别姓争。
千载枯槎无主名,才翁子晦各偷撑。
分明博望升天诉,不许人间别姓争。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题目为《题张簿尉槎溪集》。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于古木无主、名姓争斗的感慨与反思。
"千载枯槎无主名" 一句,描绘了一棵历经千年而变得枯萎、失去主人的老树。这里“枯槎”象征着历史的沧桑和物是人非,而“无主名”则隐含了对过去英雄辈出的怀念。
"才翁子晦各偷撑" 这一句,通过形容才士们各自隐藏自己的光芒,不肯展露,表现出诗人对于当时文坛的不满和哀叹。这里“偷撑”意味着才华未能得到应有的展示。
"分明博望升天诉" 一句中,“分明”表达了对事物本质的辨别和理解,而“博望升天诉”则是诗人希望自己的志向与抱负能够像高耸入云的山峰一样,直达天听。
最后一句 "不许人间别姓争" 强调了诗人对于世间纷争、门第之见的反对态度。这里“不许”表明了诗人的坚决立场,而“人间别姓争”则是对那些为名姓而争斗行为的批评。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历史沧桑、人才难以展露以及世间纷争的深刻感悟。
重枑荆多,圜土草深,门外人来放犊。
称约吏看山,课童栽菊。
颇喜乌亭使少,更隼贴莺驯无劳牍。
布荆妻女,同尝苦况,瓮醪盘蓿。无辱。胜初眼。
并赚得清名,扇风壶玉。且减鹤储粮,补琴修曲。
莲幕嘉宾三五,只盼放梅花燃银烛。
听报夜、衙鼓稀疏,算享佛堂清福。
蝶飞双,莺宿对。花雾拥香海。
如许韶华,那不要金买。
只渠玉漏听残,银灯挑灺,又辜负、连宵耽待。
恨谁解。投来嗔语三分,未减十分爱。
忍度相亲,记否誓言在。
倚奁慢检犀梳,略修蝉鬓,总不御、浅脂浓黛。
倚筝床,停绣屟。薄晕上红靥。
忍底生瞋,垂眼弄湘褶。
多应别院花枝,无心滟笑,便防到、目迎眉接。
展湘箑。旋向芳草庭阴,翻翠弄蝴蝶。
故自喃喃,冷语逗来杂。
教侬欢怨都难,斜阳坐尽,又守过、半枝银蜡。
宅券偿难,岩缘修浅,十年梦断香谷。
烟户檀栾,水墙杨柳,秃尽枝枝春绿。
斜日乌衣散,更提甚、华堂裙幄。
那堪落叶声中,旧窗重剪凉烛。
试问鹤老莺荒,谁拓地诛茅,来复修筑。
息月池深,栖花窖密,往景细量空熟。
无赖登楼望,也几换、郊芜坡渌。
但识屏山,秋帘曾伴吟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