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平乐.说明楼纪事》
《清平乐.说明楼纪事》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词  词牌: 清平乐

分明梦里。薄袖阑干倚。四面犀花吹万蕊。

和月和云和水。十三楼阁嵯峨。晶帘还卷秋河。

斜傍玉鸾横笛,今宵凉露偏多。

(0)
鉴赏

这首《清平乐·说明楼纪事》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描绘了一幅梦中楼阁的奇幻景象,充满了浓厚的梦境氛围与细腻的情感表达。

“分明梦里”,开篇即点明此为梦境,营造出虚幻而迷离的意境。“薄袖阑干倚”,女子轻盈地倚在低矮的栏杆上,衣袖轻薄,透露出一种柔美的姿态,同时也暗示了环境的清凉与宁静。“四面犀花吹万蕊”,四周飘散着犀利的花香,花瓣如雨般纷飞,渲染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和月和云和水”,月光、云彩与流水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展现出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十三楼阁嵯峨”,十三座高耸的楼阁矗立在眼前,巍峨壮观,象征着梦想中的宏伟与壮丽。“晶帘还卷秋河”,晶莹剔透的窗帘轻轻卷起,仿佛可以看到远处的秋水长天,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遥远的感觉。“斜傍玉鸾横笛”,女子斜倚在玉制的鸾鸟旁,悠扬的笛声随风飘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悠远的意境。“今宵凉露偏多”,夜晚的露珠格外密集,给人以清凉之感,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迭。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幻想的梦境世界,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赞叹。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小重山令

才说归期未是期。车轮生四角,又天涯。

春风青鬓染成丝。长安道,谁榜北山移。

人共鸟争飞。树头红日影,赫如旗。

问君何事独栖栖。江湖手,输与白鸥知。

(0)

菩萨蛮

宦情总为绳牵住。何时再整归舟路。柳色满江春。

遥听唤渡人。右台云气绕。孤负山光好。

只觉系人愁。归鸦啼不休。

(0)

卖花声.月夜闻歌

风静夜泠泠。何处箫声。听来历历韵分明。

最妙一枝斑竹好,入耳偏清。衙鼓点轻轻。

已报初更。露华如水洗中庭。

且喜窗前明月满,背了红灯。

(0)

宴桃源.花语楼与内子夜话

楼外红蕉风定。月上海棠初醒。

微觉玉壶香,刚熟绿华春茗。人静。人静。

凭遍一栏花影。

(0)

虞美人.题倪耘劬司马花阴寻梦图

紫藤棚下霏香雨。人在花深处。梦魂如水一痕消。

不信人间真有可怜宵。寻思细细檀心印。

空把银蟾认。为谁唤起旧时情。

只是红墙遮不住箫声。

(0)

风入松.文殊院饭后,住院中

登临忽失四围山。景向雾中看。

相携小住文殊院,听松声、如泻狂澜。

坐待黄昏雨过,凭轩时怯衣单。老僧笑语劝加餐。

蔬笋正堆盘。香厨别有仙风味,羡壶天、日月偏安。

经岁竟无夏令,立秋犹带春寒。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