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枑荆多,圜土草深,门外人来放犊。
称约吏看山,课童栽菊。
颇喜乌亭使少,更隼贴莺驯无劳牍。
布荆妻女,同尝苦况,瓮醪盘蓿。无辱。胜初眼。
并赚得清名,扇风壶玉。且减鹤储粮,补琴修曲。
莲幕嘉宾三五,只盼放梅花燃银烛。
听报夜、衙鼓稀疏,算享佛堂清福。
重枑荆多,圜土草深,门外人来放犊。
称约吏看山,课童栽菊。
颇喜乌亭使少,更隼贴莺驯无劳牍。
布荆妻女,同尝苦况,瓮醪盘蓿。无辱。胜初眼。
并赚得清名,扇风壶玉。且减鹤储粮,补琴修曲。
莲幕嘉宾三五,只盼放梅花燃银烛。
听报夜、衙鼓稀疏,算享佛堂清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词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官署在冷寂时节的景象与心境。"重枑荆多,圜土草深",开篇即以自然景物渲染出一种幽静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片被岁月遗忘的角落。"门外人来放犊",描绘了农人悠闲的生活场景,与官署的冷寂形成对比,增添了生活的温馨与和谐。
接下来,“称约吏看山,课童栽菊”两句,进一步展示了官署内官员与下属的和谐相处,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颇喜乌亭使少,更隼贴莺驯无劳牍”,表达了词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繁琐公文的厌倦,通过乌亭(可能指官署)的安静和鸟儿的和谐相处,展现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布荆妻女,同尝苦况,瓮醪盘蓿”则描绘了官署内家人的生活状态,虽有艰苦,但充满了家庭的温暖与和谐。通过“无辱”二字,词人表达了对当前生活的满意与自豪,认为即使身处困境,也能自得其乐。
“胜初眼。并赚得清名,扇风壶玉”则是对当前生活的高度评价,不仅获得了清白的名声,还享受到了如同扇风壶玉般的清雅生活。接下来,“且减鹤储粮,补琴修曲”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词人对生活的追求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富足,更是精神上的充实与高雅。
“莲幕嘉宾三五,只盼放梅花燃银烛”描绘了词人希望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度美好时光,通过放梅花、燃银烛这样的活动,营造出高雅、清新的氛围。最后,“听报夜、衙鼓稀疏,算享佛堂清福”则表达了词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即使是在官署中,也能享受到如同佛堂般清净、安宁的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词人在冷寂官署中的独特心境和对简单、高雅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泪蜡销更,吟蛩凄夜,解识闻根喧静。
月子窥人,觉秋娥妆靓。
渐空外、断续疏砧促,漏声里、短笛哀笳遥应。
绕树惊乌,悄归飞不定。背冰奁、照彻停空镜。
天香满、斗尽婵娟影。印证。古怨今愁,苦铢衣清冷。
洞庭暮瑟朱弦迸。湘烟散、宋玉添悲哽。
啼梦误、卜了镫花,碧釭摇夕暝。
送春归。乍寒还暖,凄凄已入黄梅。
看小草新书团扇,单衣犹怯轻?,雨晴并佳。
髹盆芍药初开。春后才纡金带,花中独领黄扉。
又却是、东风猛吹帘竹,玉垆烟冷,脸波红润,定知妃子频添酒晕,香山长有诗来。
且徘徊。留看月中玉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