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转应曲·其十六》
《转应曲·其十六》全文
清 / 樊增祥   形式: 词

秋雨。秋雨。钗剔银缸无语。黄昏独掩虚帷。

月转西楼未归。归未。归未。门外猧儿惊吠。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至近代初期的诗人樊增祥所作的《转应曲》(其十六)中的片段。它描绘了一幅秋夜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秋雨。秋雨。钗剔银缸无语。" 这两句以反复手法强调秋雨连绵,暗示了主人公在寂静的夜晚独自一人,只能借着银色的灯盏(银缸)照亮周围,但心情却无法因此而开朗,只能默默无言。

"黄昏独掩虚帷。" 黄昏时分,主人公拉上虚掩的窗帘,进一步渲染出孤寂的氛围,暗示着她对远方人的期盼和内心的落寞。

"月转西楼未归。归未。归未。" 月亮已经移动到西楼,时间流逝,但主人公期待的人仍未归来,她反复追问“归未”,表达了深深的思念和焦虑。

"门外猧儿惊吠。" 最后,门外的狗吠声打破了宁静,可能是对主人归来的一种呼应,也可能是主人公内心不安的外在反映。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秋雨、银灯、黄昏、月夜和犬吠等意象,勾勒出一个女子在秋夜等待归人的情景,情感深沉而动人。

作者介绍
樊增祥

樊增祥
朝代:清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
猜你喜欢

蒙斋习庵皆有诗在慈云阁沈端宪又有记文刻石因成二绝·其一

习老蒙翁两达尊,借他僧偈说慈云。

一番入寺一感怆,细读古碑端宪文。

(0)

游雪窦杖锡七首·其一锦镜池

万仞崖擎碧玉台,中閒一镜帖天开。

四时自与幽花对,一点时妆不照来。

(0)

游灵济寺方丈酒边

天画轩前酒一杯,爱閒能有几人来。

明朝又入深山去,安得如潮日两回。

(0)

泌生日二首·其二

苋藜并日不充饥,玉女于成在此时。

道义于人堪隽永,膏粱从古豢愚痴。

(0)

次韵如岳醵饮西峰寺分韵成诗十四首见寄·其十

老佛眉閒屋漏愁,残廊脚下草光浮。

谁能饥坐芦穿膝,莫问神通石点头。

(0)

次韵张君寿来见二首·其二

大学门庭不易登,参前新意逐时生。

须教一敬存神舍,莫是多吟费管城。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