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前平欲临,松杪高可吸。
此中敷坐时,难偈僧来揖。
鹤前平欲临,松杪高可吸。
此中敷坐时,难偈僧来揖。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脱的山林隐居生活画卷。诗人以“鹤前平欲临,松杪高可吸”开篇,通过“鹤”与“松”的形象,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超凡脱俗的氛围。鹤,自古以来就被视为仙禽,象征着高洁和脱俗;松,常被赞为“岁寒三友”之一,代表着坚韧不拔和长寿。这两句诗通过鹤与松的形象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暗喻了诗人追求的精神境界。
接下来,“此中敷坐时,难偈僧来揖”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隐逸生活的意境。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仿佛与世隔绝,享受着内心的平静与自由。这里的“敷坐”意为铺开坐垫,暗示了诗人在此地的闲适生活状态。“难偈僧来揖”,则描绘了即使有僧人来访,也难以打破这份宁静,可见其隐居生活的纯粹与超然。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隐居生活的深情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哲学思考。
美人期不至,寂寞绕阶行。
短架閒书帙,幽窗听履声。
空令开竹径,深负洗茶铛。
春草暮云合,梅花初月明。
蹉跎残诺在,次第小诗成。
未敢轻知己,终然愧后生。
新年池上梦,旧雨酒边情。
眼底非无客,相看意独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