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閒得高枕,瓶粟便堪欢。
小市薪蔬少,孤城药饵难。
褐长知渐瘦,发短怯新寒。
斟酌还山计,唯应老鹖冠。
官閒得高枕,瓶粟便堪欢。
小市薪蔬少,孤城药饵难。
褐长知渐瘦,发短怯新寒。
斟酌还山计,唯应老鹖冠。
这首诗描绘了官舍生活中的闲适与困顿交织的情境。首句“官閒得高枕,瓶粟便堪欢”展现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诗人因官事清闲得以安枕休息,即使生活简朴,也能从中寻得乐趣。然而,随着“小市薪蔬少,孤城药饵难”,生活的不便和困难逐渐显现,小市上薪柴蔬菜稀缺,孤城中购药也颇为不易,这反映了官舍生活的另一面——物质的匮乏与生活的艰辛。
接着,“褐长知渐瘦,发短怯新寒”进一步描绘了诗人身体的变化和对寒冷的畏惧,衣着的单薄和头发的稀疏暗示了生活的节俭和岁月的流逝。最后,“斟酌还山计,唯应老鹖冠”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山林的思考和向往,面对现实的困境,他似乎在权衡是否应该放弃官场,选择一种更为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以鹖冠象征官职,暗示了对官场生涯的反思和对自然生活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官舍生活中既有闲适之乐,亦有困顿之苦,以及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自由与平静生活的向往。
人在远堂山下居,家有远堂堂上书。
阶苔帘草意自如,有书可读山可庐。
人于富贵不肯足,我于贫贱乐有馀。
相逢休问我何好,亦有好处人未知。
一池斗大泉可掬,一波掌平数丛菊。
菊吾金,泉吾玉,何用封侯万钟粟。
君不见孔门乐处无日无,疏食饮水肱常曲。
蕴玉抱清辉,闲庭日潇洒。
块然天地间,自是孤生者。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