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春归。乍寒还暖,凄凄已入黄梅。
看小草新书团扇,单衣犹怯轻?,雨晴并佳。
髹盆芍药初开。春后才纡金带,花中独领黄扉。
又却是、东风猛吹帘竹,玉垆烟冷,脸波红润,定知妃子频添酒晕,香山长有诗来。
且徘徊。留看月中玉杯。
送春归。乍寒还暖,凄凄已入黄梅。
看小草新书团扇,单衣犹怯轻?,雨晴并佳。
髹盆芍药初开。春后才纡金带,花中独领黄扉。
又却是、东风猛吹帘竹,玉垆烟冷,脸波红润,定知妃子频添酒晕,香山长有诗来。
且徘徊。留看月中玉杯。
这两首词都是描绘春天即将离去,夏日初临时的景象,以及诗人的情感寄托。
第一首《送春归》以“乍寒还暖”起笔,形象地展现了春末时节天气的多变,黄梅季节的凄凉。接着通过“小草新书团扇”和“单衣犹怯轻寒”,描绘出人们感受到的春日余温与初夏微凉交织的氛围。词人欣赏着雨后的晴空和盛开的芍药,暗示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东风吹过,带来冷意,但诗人想象杨贵妃饮酒添红晕的情景,表达了对美艳与诗意的向往。
第二首《八六子》则更侧重于初夏阴晴不定的气候,垂丝细雨和帘幕带来的寒意。傍晚时分,词人在船中观赏盛开的芍药,感到它们娇媚动人,借此寻求心灵的慰藉。词人借杨贵妃的典故,表达对美艳女子和诗歌创作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两首词都运用了细腻的笔触,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人物情感的寄托,展现了词人对春去夏来的独特感受和对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