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铁笛歌》
《铁笛歌》全文
明 / 王叔承   形式: 古风

武昌老笛名铁龙,洪武之间来浙东。

江湖万里忽相失,当时哭死陈家翁。

流落人间二百秋,苍龙化去青天愁。

子孙累世觅宗器,汉家宝剑周天球。

或言槜李豪家得,夜夜龙光射南极。

十年空费陈生心,购问惭无万金直。

一朝海客持相换,生脱貂裘妇钗钏。

合浦重归明月珠,精魂似识先人面。

太古琅玕轻欲折,孔窍参差头尾裂。

丹砂错落水银花,苔痕蚀尽并州铁。

薄如藤纸枯如木,灯前三弄秋声蹙。

万点梅花潇席寒,夜半空山扣哀玉。

羌儿虎踞鸣塞鸿,怪蛟人立吹烟竹。

忆昔汝祖浮洞庭,潇湘片月开黄陵。

纯阳真人坐黄鹤,汉江绿酒倾瑶瓶。

飘然将笛下东海,铁龙声断江风腥。

汝今与笛竟何适,楚水吴山愁客星。

汝祖从战鄱阳濆,佩刀曾佐高皇勋。

叹汝飘零把孤笛,丹青竟作曹将军。

半生我亦怀青蘋,袖来不用生龙鳞。

不如黄鹤楼前换酒听吹笛,与君醉杀湘江春。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叔承的《铁笛歌》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以铁笛为线索,讲述了其历史变迁和传承的故事。诗中首先描绘了武昌老笛“铁龙”的来历,它在洪武年间由浙东流传至江湖,后失落,令陈家翁痛哭。历经两百年,子孙们寻找铁笛,象征着家族的荣誉和传承。

诗中提到铁笛辗转落入槜李豪家,其光芒照亮南极,但陈家后人却未能高价购回,显示出对家族荣誉的执着和遗憾。最终,海客以珍贵物品交换,铁笛得以重归,仿佛精魂认出了先人的面貌,令人感慨万分。

铁笛的质地被细致描绘,从古朴到破旧,再到演奏时的凄凉秋声,都体现了岁月的沧桑和艺术的魅力。诗人通过笛声联想到祖先的传奇故事,以及自己对青蘋的怀念,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

最后,诗人提出不如在黄鹤楼前以笛声换酒,共享醉人的湘江春色,以此寄寓对过去辉煌的向往和对当下生活的淡然态度。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和对历史的敬畏。

作者介绍

王叔承
朝代:明   字:叔承   籍贯:自号昆仑承山   生辰:1537—1601

王叔承(1537—1601)明诗人。初名光允,字叔承,晚更名灵岳,字子幻,自号昆仑承山人,吴江人。喜游学,纵游齐、鲁、燕、赵,又入闽赴楚。在邺下,郑若庸荐之赵康王。
猜你喜欢

池阳六门三土严逐妓余出祖之

碧云空溅泪,可以赠生离。

自古非今日,朱颜不遇时。

秦淮限桃叶,汉月拥文姬。

一领阳关奏,殊惭轻薄儿。

(0)

度浈阳峡

初辞中宿山,旋复度皋石。

地灵各护奇,川岳几开辟。

海势从西来,万里肆奔迫。

怒石制波涛,连空锁秋碧。

峭崖争欲坠,幽草缀寒壁。

丹梯不可寻,止望莓苔迹。

篙师习江湖,历险无阻阨。

缓棹青溟间,遐览纵所适。

飞仙去何年,微云天际白。

(0)

锦岩

好山如美人,贵肉宁贵骨。

台榭其妆奁,草花其肤发。

少之而媚生,多之则态没。

伊岩自何来,观者神顿发。

朱栏引清风,绀宇留明月。

虽近歌舞场,真形亦昭揭。

白石却嶙峋,游人不敢伐。

如其在僻郊,万古犹傲兀。

(0)

南安留别萧雪泥何任生

堤畔春风舞绿杨,又随贾客入南昌。

布帆初问芙蓉渡,水驿遥连薜荔乡。

满目白云迷浅渚,一时孤棹下寒塘。

相思今夜能无赋,谁共讴吟只自伤。

(0)

薄游

极目枫林外,故园安在哉。

山川曾有约,秋半未归来。

暝色千峰雨,江声万壑雷。

薄游仍度峡,乡梦莫轻催。

(0)

发芜湖别同舟诸子

度岭爱乡声,联舟况复情。

怜君初即次,而我戒孤征。

江折西梁险,天回北极明。

未堪离思急,桂酒更同倾。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