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高詹事澹人得当湖冯氏耘庐旧业分别馆一区为余卓锡地漫赋四章志欣感之意寄詹事·其四》
《高詹事澹人得当湖冯氏耘庐旧业分别馆一区为余卓锡地漫赋四章志欣感之意寄詹事·其四》全文
清 / 常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学士思归隐,头陀得遂初。

红芽经露软,绀甲带云舒。

径辟钩衣石,池涵避饵鱼。

漫云中散地,疑是小匡庐。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学士向往归隐生活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居之地的自然美景与宁静氛围。首句“学士思归隐”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学士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渴望。接下来,“头陀得遂初”则可能暗喻了学士在归隐后得以实现内心的最初愿望,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红芽经露软,绀甲带云舒”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将隐居地的植物描绘得生机勃勃,红绿相间,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寓意着学士心境的平和与愉悦。“径辟钩衣石,池涵避饵鱼”则进一步描绘了隐居环境的幽静与和谐,小径旁的石头被开辟出来,避免了衣物的磨损;池塘中的鱼儿悠然自得,没有外界的干扰,象征着学士在此找到了心灵的栖息之所。

最后,“漫云中散地,疑是小匡庐”以“中散”指代隐居者,这里借用嵇康的典故,表达了对学士归隐生活的赞美与向往,同时也暗示了此处环境之美好,仿佛是小匡庐的再现,令人神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学士归隐决定的欣悦与感慨,以及对自然与内心和谐统一的追求。

作者介绍

常岫
朝代:清

猜你喜欢

万孝全惠小龙团

贡馀龙饼非常品,绝胜卢仝得月团。

岂有诗情可尝此,荷君分贶及粗官。

(0)

左原诗三十二首·其十九小雁荡

归雁行飞集涧阿,不贪江海稻粱多。

峰头一荡虽然小,饮啄犹堪避网罗。

(0)

次韵濮十太尉题禹穴

寰瀛三十六名郡,越在东南雄四镇。

宛委周回三百里,草木山川有光润。

秦山鉴水蕴秀异,人物风流夸汉晋。

传闻禹穴自太史,好古无人若为问。

杖屦飘然寻洞天,照眼千岩若攒刃。

细看盘石心愈疑,遐想丹书气犹振。

禹贡无传岂其阙,遁甲所书何足训。

彝伦叙自九畴锡,水土平繇五行顺。

洛书六十有五字,王业巍巍此途进。

八卷飞沉天与泉,兹说荒唐理难信。

吾侪去古恨大远,企首难窥禹墙仞。

穴傍有井清且甘,一酌端能洗骄吝。

(0)

与赵安抚乞疏狱

小麦青青大麦熟,秧老欲移蚕欲簇。

皇天弥旬作淫雨,害及农桑一何酷。

麦枯秧腐蚕不丝,无食无衣岂能育。

使君今世贤方伯,政过龚黄同舜牧。

僦金蠲放官与私,喜气欢声倾比屋。

仁风已慰黎庶心,诚感苍穹理宜速。

胡为烝泄尚如许,阴沴干阳埋日毂。

岂惟泥泞困牛车,更恐鱼龙上平陆。

闾阎竞画指日蛮,香火遥祈上天竺。

伤和无乃有冤民,蠹政尚疑多大族。

使君有术开青天,按劾奸赃疏滞狱。

(0)

上丁释奠备数献官书十二韵呈莫子齐教授赵可大察推

鲁人呼东家,陈蔡不火食。

当时虽高第,往往亦愠色。

孰知梦奠后,庙祀亘无极。

嵬然衮冕尊,王侯面俱北。

武成祭上戊,龙弃配社稷。

隆杀良不同,论功岂如德。

去载游上庠,观礼杏坛侧。

备乐阅九奏,银袍烂千亿。

兹焉客莲幕,滥与俎豆职。

登阶瞻睿容,炳睟若亲识。

壮哉芹藻宫,不减鲁侯国。

归赓泮水颂,才劣惭史克。

(0)

庄公

先君出会不生还,鲁弱无由可报冤。

祢庙岂宜姜氏见,庄同何忍与雠婚。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