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魂快趁天风,琅然飞上三山顶。
何人唤起,鱼龙叫破,一泓杯影。
玉府清虚,琼楼寂历,高寒谁省?
倩浮槎万里,寻侬归路,波声壮侵山枕。
便有成连佳趣;理瑶丝、写他清冷。
夜长无奈,愁深梦浅,不堪重听。
料得明朝,山头应见,雪昏云醒。
待扶桑净洗,冲融立马,看风帆稳。
梦魂快趁天风,琅然飞上三山顶。
何人唤起,鱼龙叫破,一泓杯影。
玉府清虚,琼楼寂历,高寒谁省?
倩浮槎万里,寻侬归路,波声壮侵山枕。
便有成连佳趣;理瑶丝、写他清冷。
夜长无奈,愁深梦浅,不堪重听。
料得明朝,山头应见,雪昏云醒。
待扶桑净洗,冲融立马,看风帆稳。
此诗《水龙吟·夜闻海涛声》由清代词人张惠言所作,描绘了夜晚海涛声中梦与现实交织的意境。
首句“梦魂快趁天风,琅然飞上三山顶”以梦境为引子,梦魂在天风的催促下,飞向了三山顶,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飘渺空灵的氛围。接着“何人唤起,鱼龙叫破,一泓杯影”一句,将梦境与现实交织,仿佛是鱼龙在海中唤醒了梦中的景象,使得一泓杯影在海面上荡漾,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和神秘感。
“玉府清虚,琼楼寂历,高寒谁省?”则进一步渲染了梦境中的仙境之感,玉府琼楼,清虚寂历,高寒之地,无人问津,营造出一种孤高脱俗的意境。接下来“倩浮槎万里,寻侬归路,波声壮侵山枕”一句,表达了对归途的渴望和对现实的留恋,浮槎万里寻觅归路,波声壮丽却侵扰着山枕,既有对远方的向往,也有对现状的无奈。
“便有成连佳趣;理瑶丝、写他清冷”两句,通过音乐的比喻,表现了内心的清冷与宁静,成连是古代著名的琴师,瑶丝代表了高雅的音乐,通过音乐来表达内心的清冷与宁静,增添了一种艺术的美感。
“夜长无奈,愁深梦浅,不堪重听”则表达了深夜的孤独与忧愁,夜长难眠,愁绪深重,每一次回听都让人难以承受,情感真挚而深刻。
最后,“料得明朝,山头应见,雪昏云醒”预示着明天的希望与变化,山头的雪云即将散去,暗示着未来的光明与清新。而“待扶桑净洗,冲融立马,看风帆稳”则是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扶桑象征着日出,净洗意味着洗净前尘,冲融立马表示行动迅速,风帆稳则预示着航行的平稳与顺利。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梦境与现实、自然与内心的情感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是一首富有哲思与艺术魅力的作品。
蹉跎岁晚,床头铁研已生衣。破窗雨送轻霏。
暗里随风入夜,花上早先知。
听一时下笔,鏖战文围。天心不违。更问甚、是和非。
便著春衫换酒,醉墨题诗。
逢场作戏,觉赏心、乐事未全稀。还自叹、虫吐馀丝。
杜宇为谋拙。只当时西州,已报鳖灵功烈。
何事为心轻传禅,坐取名隳身灭。
化怨鸟、春山啼血。
试听不如归去语,怕君远、未晓吾能说。
冤愤在,失金阙。胡为不叩天阍裂。
枉人闲丁宁,控诉欲求谁雪。
蜀道思归诚何有,便隔云山千叠。
一再举、犹堪横绝。
苦趣东君行不早,到千红、万紫飞时节。
呼谢豹,慎扪舌。
年年江上见寒梅。几枝开。暗香来。
疑是月宫,仙子下瑶台。
冷艳一枝折入手,断魂远,相思切,寄与谁。
怨极恨极嗅玉蕊。念此情,家万里。
暮霞散绮楚天外,几片轻飞。
为我多愁,特地点征衣。
我已飘零君又老,正心碎,那堪闻,塞管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