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云空溅泪,可以赠生离。
自古非今日,朱颜不遇时。
秦淮限桃叶,汉月拥文姬。
一领阳关奏,殊惭轻薄儿。
碧云空溅泪,可以赠生离。
自古非今日,朱颜不遇时。
秦淮限桃叶,汉月拥文姬。
一领阳关奏,殊惭轻薄儿。
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描绘了离别的哀愁与时光流逝的无奈。首句“碧云空溅泪”,以碧云象征离别时的悲伤情绪,仿佛泪水在空中飘散,形象地表达了情感的无处宣泄。接着,“可以赠生离”一句,暗示着诗人想要通过某种方式寄托对离人的思念,但又似乎找不到合适的载体,流露出一种深深的遗憾。
“自古非今日,朱颜不遇时。”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感慨自古以来离别之情普遍存在,但每个人面对离别的感受却各不相同,尤其是对于那些正值青春年华的人来说,离别更是让人难以承受。这里不仅表达了对时间无情的感叹,也暗含了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惋惜。
“秦淮限桃叶,汉月拥文姬。”这两句运用典故,将离别的情境与历史人物相联系,增强了诗歌的历史感和文化内涵。秦淮河畔的桃叶渡是古代送别之地,而汉月下的文姬则是借指远行或被俘的女子,这些典故都增添了离别场景的凄美与深邃。
最后,“一领阳关奏,殊惭轻薄儿。”诗人通过描述送别时演奏《阳关三叠》这一传统曲目,表达了对离别情境的深切哀伤。同时,最后一句“殊惭轻薄儿”则可能是诗人对自己未能完全理解或表达离别之痛的自我反省,或是对那些轻率对待离别之人的一种讽刺,体现了诗人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对人性的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度挖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爱情、时间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人文关怀。
贺兰山下阵云横,岂学终军漫请缨。
壮士气豪凭虎略,材官谋定取龙城。
旌麾北转无征战,节制西连有重轻。
狐岭摩空秋尽色,兔河荡月古来声。
风吹凄断胡笳曲,天与恩威汉塞兵。
百将传中谁并驾,两朝功后自完名。
鼎彝入勒当昭代,韦布论交在雅情。
尚忆都门共杯酒,也曾义气许狂生。
登高待重九,风雨恐相妨。
预约来金地,迟留坐石床。
一樽乘野兴,同赋揽秋光。
天迥云全白,山空树半黄。
风声寒飒沓,日色晚苍茫。
老病偏多感,跻攀且自强。
片言干气象,千载见文章。
海右诸名士,深知谢客狂。
峡转逢孤寺,庭荒起暮烟。
石堂惟有壁,松树不知年。
劫火关尘世,名香断胜缘。
登临霜草地,想像雨花天。
何处飞驯鸽,无由见老禅。
梵音泉自落,法镜月空悬。
净土还如此,浮生重惘然。
门前车马客,谁复问青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