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券偿难,岩缘修浅,十年梦断香谷。
烟户檀栾,水墙杨柳,秃尽枝枝春绿。
斜日乌衣散,更提甚、华堂裙幄。
那堪落叶声中,旧窗重剪凉烛。
试问鹤老莺荒,谁拓地诛茅,来复修筑。
息月池深,栖花窖密,往景细量空熟。
无赖登楼望,也几换、郊芜坡渌。
但识屏山,秋帘曾伴吟独。
宅券偿难,岩缘修浅,十年梦断香谷。
烟户檀栾,水墙杨柳,秃尽枝枝春绿。
斜日乌衣散,更提甚、华堂裙幄。
那堪落叶声中,旧窗重剪凉烛。
试问鹤老莺荒,谁拓地诛茅,来复修筑。
息月池深,栖花窖密,往景细量空熟。
无赖登楼望,也几换、郊芜坡渌。
但识屏山,秋帘曾伴吟独。
这首《探春慢》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描绘了一幅深沉而略带哀愁的春日景象。开篇“宅券偿难,岩缘修浅”,以宅券难偿、岩缘浅薄起笔,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困顿与无奈。接着,“十年梦断香谷”一句,将时间的跨度与情感的失落巧妙融合,香谷之梦的破灭,象征着美好愿景的幻灭。
“烟户檀栾,水墙杨柳,秃尽枝枝春绿”三句,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秃尽枝枝春绿”又暗含了春色将逝的意味。接下来,“斜日乌衣散,更提甚、华堂裙幄”两句,夕阳西下,乌鸦归巢,华美的厅堂内却空无一人,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
“那堪落叶声中,旧窗重剪凉烛”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落叶声声,凉烛摇曳,旧日的温馨与现在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最后,“试问鹤老莺荒,谁拓地诛茅,来复修筑”四句,以鹤老莺荒的景象,反衬出人事的变迁与自然的永恒,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息月池深,栖花窖密,往景细量空熟”则通过深邃的池塘和繁密的花窖,以及对往昔情景的细细回味,表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而“无赖登楼望,也几换、郊芜坡渌”则写出了主人公在高楼远眺时的孤独与感慨,感叹岁月流转,景色虽变,但内心的情感依旧如初。
最后一句“但识屏山,秋帘曾伴吟独”收束全词,屏山、秋帘、吟独,构成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伤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以及面对现实的无奈与自我慰藉。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景象,通过景物的变化与情感的转折,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深刻感悟,以及在孤独中寻求心灵慰藉的心境。
我尝蹑轻鸿,浮空度瑶阙。
醉看碧桃花,吹笙弄明月。
仙人王乔董双成,为作春水流花声。
昆崙十三凤,飞舞相和鸣。
曲终飘然上鹤去,逸韵散落天风清。
自从失脚堕尘世,飞梦尚缭芙蓉城。
浮丘公,今不见,白玉龟台走雷电。
云和妙曲杳无闻,万壑松风洗清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