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筝床,停绣屟。薄晕上红靥。
忍底生瞋,垂眼弄湘褶。
多应别院花枝,无心滟笑,便防到、目迎眉接。
展湘箑。旋向芳草庭阴,翻翠弄蝴蝶。
故自喃喃,冷语逗来杂。
教侬欢怨都难,斜阳坐尽,又守过、半枝银蜡。
倚筝床,停绣屟。薄晕上红靥。
忍底生瞋,垂眼弄湘褶。
多应别院花枝,无心滟笑,便防到、目迎眉接。
展湘箑。旋向芳草庭阴,翻翠弄蝴蝶。
故自喃喃,冷语逗来杂。
教侬欢怨都难,斜阳坐尽,又守过、半枝银蜡。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细腻的情感画卷,通过生动的场景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主人公与吴郎韶仙之间微妙而复杂的情感关系。
倚靠在筝床旁,女子轻放下了绣鞋,脸颊上泛起了淡淡的红晕。她的眼神似乎在忍耐着某种情绪,轻轻垂下眼帘,手指轻轻拨动着湘褶,仿佛在诉说着心中的故事。词中提到“多应别院花枝”,暗示了女子与吴郎韶仙之间可能有着秘密的交流,但她的内心却无心去笑,甚至担心会有更进一步的接触,比如目光的交汇和眉间的交流。
接着,词人通过“展湘箑”这一动作,将场景转移到了芳草覆盖的庭院阴凉处。女子展开扇子,与蝴蝶一起在翠绿的草地上翩翩起舞,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描绘,也是对女子内心世界的隐喻。她的话语虽轻柔却带着一丝冷意,仿佛在与对方进行着微妙的互动,让人心生好奇。
最后,词中的“教侬欢怨都难”表达了女子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她既渴望与吴郎韶仙共享欢乐,却又难以忍受其中的烦恼。夕阳西下,时间静静地流逝,女子只能守着半枝银蜡,等待着未知的结局。整个词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构建,展现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引人深思。